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谁的故事(源于夏县的最早 情诗:候人猗兮)
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谁的故事文章列表:
- 1、源于夏县的最早 情诗:候人猗兮
- 2、【民俗】冲壳子与摆龙门阵‖童华池
- 3、古代治水的人那么多,为何只有大禹得了天下?大禹是怎么上位的?
- 4、舜,禅让制的受益者,二四十孝的首人,留下怎样的十六字心传
- 5、大禹治水
源于夏县的最早 情诗:候人猗兮
怀抱“启”在望夫台上守望大禹的涂山氏塑像
在夏县白沙河公园有一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青铜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烜峰创作。
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其妻涂山氏思夫心切,每日怀抱儿子夏启于夏县禹王青台上望夫归来。禹王青台(现存禹王城遗址,即古安邑,位于夏县西北7.5公里处,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望夫台”。《史记·夏本纪》有载“禹娶涂山”“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入”。
白沙河公园的雕塑就是根据这一故事情节塑造的。看着雕塑,让人不由得想起涂山氏在望夫台上喊出的“候人猗兮”!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情诗。
涂山氏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大禹妻子的氏族,最早见于文献《尚书·皋陶谟》和《楚辞·天问》。《楚辞·天问》载:“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尚书·皋陶谟》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禹娶涂山氏族一女子,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关于“候人猗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有这样的记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
翻译过来就是:禹巡视治水之事,途中娶涂山氏之女,禹没有来得及与她举行结婚典礼,就到南方巡视去了。涂山氏之女就叫她的侍女在涂山南面迎候禹,她自己作了一首歌,歌里唱着:“候望人啊……”
“候人猗兮”被称为南音之始。这首诗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也成为爱情诗规格和气质的圭臬。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这个字,都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有“南音导其源,楚辞盛其流”之说,以后的汉赋也与之一脉相承。《诗经·国风》里的那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都可看作是这首诗歌的滥觞。此后,先秦的爱情诗歌蔚为大观,周王朝也才有诗可采了。
思念之切,守望之痴,尽在短短四个字,却是真情浩荡,感动古今!
【民俗】冲壳子与摆龙门阵‖童华池
“冲壳子”与“摆龙门阵”
童华池
“冲壳子“与“摆龙门阵”,都是四川方言词语,二者的基本意思都是聊天,但各自的内涵和具体的使用,又有所不同。
“冲壳子”的“壳子”,原本指戏脸壳。戏脸壳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恭武艺超群,勇敢善战。其貌美甚,却如女性。他自以为己貌难使敌人惧怕,便木刻假面,常戴之而出战。自此,戏脸壳逐渐流传开来。
此说之外,还有一些说法:如傩戏——也叫端公戏,四川等好几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都曾流行过,有的至今都还在演出。傩戏的戏脸壳比“兰陵王”戴假面还早。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出土的国宝级文物——纯金面具和青铜面具,更是把“假面”的历史推到了3000年前。有戏曲专家考证,三星堆的青铜面具——上古时期的宗教性质的“驱傩”演出所用的道具,就是傩戏戏脸壳的鼻祖。作为一名四川人,又特别是在谈论四川的一个特色方言词语,愚以为,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面具,是“冲壳子”之“壳子”的“正源”。
有了这样的“源”,传统的戏剧人物造型,各色人物,有了个性化的脸谱;演员化妆,或直接“涂面”,或是戴戏脸壳出场。戏剧界的“宋元涂面,明清脸谱”,寥寥八字,作了很好的概括。
与京剧几乎同时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川剧,还在一般戏脸壳的基础上,独创了变脸艺术。1987年,文化部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
川人称戏脸壳为“戏脸壳(儿)”,“壳”字读入声,且是儿化了。在戏剧表演的同时,戏脸壳不仅作道具,也成了一种很好的玩具。而形象非常夸张,令人忍俊不禁的“笑头和尚”的出现,使戏脸壳有了更好的娱乐效果,并得到进一步普及。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玩着戏脸壳长大的。戏脸壳中的每一个人物,如红脸关公、黑脸包拯、猴脸悟空等,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此而发展开来,一切故事,一切闲谈,都成了“壳子”。
为什么“壳子”又是“冲”的呢?先说“冲”字的读音:多数川人不卷舌而读着“còng”。也有部分地方,如自贡和内江,读为卷舌的“chòng”。在长时间流传的四川方言中,“冲”字有“向上冒”“向上长”“向上飙升”的意思。如:
这几天太阳大,晚上的露水也大,南瓜藤藤一天就冲了一寸多长。
这种射珠箭好耍得很,一点燃就冲到天上去了。
这娃儿硬是肯长,几年不见,就冲了一个脑壳起来。
除了以上这些,川人的“冲”还有一个特别的义项:气味刺鼻。刺鼻的气味,大都不好闻,令人不适,而有些,如芥茉之气味,却给人以愉悦之感。川西人喜用芥菜做一种“水菜”——冲菜。冲菜入口,再吃一大口刚蒸好的甑子饭,那芥茉之气直冲鼻子,以至脑门,冲得眼流花(儿)滚。这种效果,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感受得到个中之美妙。川西地区,做出成品冲菜的食材芥菜,也叫冲菜;除了芥菜,也用瘦长的青菜尖或“蛮油菜”做冲菜。
一个“冲”字,有了这么多意思。“向上”的指向,“刺激”的力度,加在一起,一个个有故事的“壳子”自然就“冲”起来了。
当有人夸大其词,恣意吹嘘时,听者便叹之曰,“壳子冲上天了!”“壳子满天飞!”。
当然,作为一个方言词语,它的形成,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现世而今眼目下,“冲壳子”多指一般性的闲谈;如果说话夸张过度,甚至刻意说大话,听者会讥之曰,“你硬是会冲壳子喃!”“当真话冲壳子不要本钱嗦!”
“冲壳子”成为四川方言,“乌龟打屁——冲壳子”的歇后语则应运而生,且形象至极。
有了“冲壳子”之说,在人群中,特别会“冲”者,就说他壳子多,甚至誉之为某壳子;在特定的环境中,直接呼之曰“壳子”,如“眼镜”之作为戴眼镜者的代称。我曾工作过的地方,有一个名“张禄泽”者,常说他在南京为蒋介石守过总统府,每每讲得绘声绘色,久之,当地人都喊他“张壳子”。张壳子写不来字,但是读起报纸来,却是流利得很。
关于摆龙门阵。“龙门”是何物?答案很多:“小鲤鱼跳龙门”的“龙门”,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的一块地方——今称禹门口;山西有龙门石窟,广东有龙门县,四川更有龙门山系。实实在在的“门”,是古代科举试场的正门——今日之阆中,在保存完好的清代贡院里,还能见到真资格的龙门。因此门而有了科举考试高中者为“登龙门”之喻;也因之而喻声望卓著者的府第。但久而久之,对“府第”的称呼不断泛化,一般人家的门——不管是单家独户,还是集体院落的门,也叫“龙门”了。
这一点,我对老川西的情况比较熟悉,比如,我的家乡郫都区。四条正街外,大量的院落分布在多条小街小巷内。这些院落,一般都有一个龙门。我家所在的马家巷,大小5个院子,个个有龙门。第一个吴家院子单门独户,其他的多户聚居。在农村,民居较为分散,但在大大小小的竹林盘里聚居者还是多数。一般都有龙门。除郫都区外,笔者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也差不多。老川西的龙门,习惯性的称呼是“龙门(儿)”,或是”龙门子”。“龙门(儿)”的“门”儿化了,且读阴平声;“龙门子”的“门”也读阴平声。城乡的龙门,其功能,除了建筑结构之需和人员通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龙门是院子的出入口,是居住在院子里的人的必经之处,也是院外的人与院内的人的主要联络点,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场所。在龙门接触,随便谈点什么,是经常的,自然而然的。同院的人,更容易在龙门逗留甚至集聚。如夏夜歇凉,龙门可是个好地方。有了这种场所,这种集聚,“摆龙门阵”之说逐渐产生。分开来讲,“摆”是“说,或陈述”,“龙门”是特定的地点,“阵”是“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为量词。这几方面的意思加起来,完整地表述,就是“在龙门摆谈一阵”。“在龙门摆谈一阵”有些拗口,经过不知多长时间的“调整”,约定俗成,就说成“摆龙门阵”了。“摆龙门阵”是四川方言短语,“摆”的对象“龙门阵”则是四川方言词语。
“龙门阵”的由来,还有一些说法:
其一,“龙门阵”是唐代薛仁贵摆的阵式,说书人常讲薛仁贵的故事,多次提到,讲得多了,“龙门阵”就与讲故事和闲谈联系起来了。此说可以参考,但薛仁贵是山西人,他个人的作为与四川的一个方言词语挂上钩,似还有些距离;再说,“门”字的读音,老四川都读作阴平声,这也与外省的情况不同。愚以为,“龙门阵”应该是源自本土的“龙门子”。
其二,与历史人物大禹有关。大禹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的诞生地就在成都平原北面的龙山——亦名茶坪山,湔山。大禹治水时,“凿龙门,铸九鼎”,终除水患。不仅这样,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此举令人崇敬。于是,他的故事历代传诵,家喻户晓。后世为纪念他的功绩与美德,将他的诞生地龙山名为龙门山。从大禹的地位和知名度来说,他有功德,他的传奇式的家门,有非等闲之辈的,“冲壳子”与他有渊源。
“冲壳子”及与之几乎同义的“摆龙门阵”,从我记事起,就听说了,而且沿用至今。二者并行,这种情况是多地方言少有的,是川人最为大众化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交际方式。只要有两人以上,无须道具,不限场所,就“开展”起来了。如果要冲得舒服,摆得安逸,那就到茶馆里去;如果要听得满意,那就去找名气很大的民俗专家,国家一级演员李伯清。恰好,李伯清多是在茶馆里说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超级享受了。
“冲壳子”与“摆龙门阵”使用上有别:在上课或开会时,下面有人在说话,讲课的老师或会议的主持者会提醒,“请不要摆龙门阵了”,而一般不说“请不要冲壳子了”。当有人不切实际地夸大其词时,可说他“冲壳子”,而不说“摆龙门阵”。
也顺便说一下,成都,也是全四川,最大的“壳子”是成都二环路清水河大桥桥顶的部分,是一个钢铁的川剧人物脸谱。此脸谱高宽均为14.55米,重约28吨。“壳子”真的是“冲上了天”。只不过,这不是吹嘘,而是实实在在的成都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写于2022年9月22日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童华池
配图:方志四川
古代治水的人那么多,为何只有大禹得了天下?大禹是怎么上位的?
郭象在《庄子大宗师注》中书说道:“天地万物无时不移也。”时易世变,过往文明生存的凭证被漫漫长河掩埋在地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字的记载或者一些出土文物来窥探那些时代生活的点滴。
神话传说故事是研究、佐证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在西方的《创世纪》中,有载诺亚在接受了上帝的旨意后,建造诺亚方舟带上家人躲避诺亚大洪水,为人类的延续留下火种。
根据地质学者和气象学者的探测,确实在这则神话记载着那段时间中,由于冰川融化,确实有一场全球性的大洪水席卷了全球各个地区,造成了美洲等文明的隔断。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关于大洪水的神话传说故事,那就是“大禹治水”。传说记载,大禹子承父志,并从父亲治水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变堵为疏、分流入海,历时13年有余,终于带领人民战胜了洪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大禹,作为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者,自古以来都在被一众史学家不断地考察、验证和研究。
大禹治何水?
李白在将进酒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话在今天来看会显得有点片面且武断,但也不失其道理。
在大部分的认知和已发生的历史事实中,除了个别极端气候造成的大面积的冰川融化带来的洪水,造成大部分洪灾的原因便是高强度、长时间的强降雨。
水患和极端干旱影响到生活生存是古代生活乃至现今都无法回避的重大事件。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帝尧之时,洪水滔天。”
经气象学家研究证实,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传说大禹治水的那段时间里,确实因为气候变冷,夏季风锋面南移,导致雨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频繁。
另外,经考古学家在黄河中游附近发现的洪水沉积的遗迹也再次印证了当年那场洪灾确有其事,这些洪水沉积的遗迹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被认为是尧帝居所的陶氏遗迹。
因此,种种迹象都表明,大禹治水治的便是黄河水。
治水之路
治理洪水,放到科技发达、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今天,依然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工具落后、人力匮乏的年代,大禹是如何带领民众与洪水相抗衡的。
在禹之前,也涌现过许多治水的杰出人物,比如共工,和禹的父亲鲧。在鲧负责治水期间,他采用的是“水来土掩”的方法,领导和组织部落的人民筑起了高高的堤坝。
可面对古代技术的限制和洪水无人可挡的冲击力,这些堤坝并没有对洪水产生足够的抵挡作用,反而是让洪水在一段时间的积蓄内,夹杂着建造堤坝的材料,产生了更恐怖的摧毁能力。
帝怒而杀鲧,便让鲧的儿子——大禹,来主持治水大任。
或许会有人感到奇怪,大禹的父亲被杀,为何还会心甘情愿再帮忙治水呢?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实鲧和禹是父子关系,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在鲧败后,舜帝启用了大禹。
大禹汲取了鲧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堕山浚川。他先是带着测量工具在附近的山脉、河流进行了严密的测量,最后发现龙门一段,由于山口过于狭隘,汛期洪水在此处堵积容易造成洪灾,所以他凿开了阻碍洪水排泄的岩石。
在探测中,他有发现黄河淤积现象名下,于是他疏通了山西雁门一带的河道,让洪水分流入河入海。
大禹治水,不仅成功抗争了洪水,也避免了像鲧治水那般对其他部落带来的损失和矛盾冲突。后人有言称赞道:“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
建立夏朝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字记载的朝代。迄今为止,大禹治水依然是个神话故事而不是历史,是因为考古学家依然没有找到夏朝本身存在的有关遗迹或文物。
截至目前,我们对夏朝的所有认知,都仅来自于民间传说和商、周两朝的文字记载。
假设夏朝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治水的人那么多,为何只有大禹获得了天下?这其中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禹的声望,二是由于成功治理了洪水,尧舜部落在其他部落里综合实力的碾压。
首先不可置否的一个原因是大禹在成功治水后,获得了极大的声望。古今中外,治水的人千千万万,但像大禹这样获得极大的称誉和殊荣的怕是极少。
在黄河流域,甚至是长江流域,都盛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甚至都有相关遗迹为大禹治水一事提供佐证。
可见大禹在那个敬畏自然的年代,终于成功战胜了自然、战胜了洪水,在当时的人们心里有多大的震撼。
其次,上面也说到,这次的洪水是全球性的,黄河流域的水患严重,其他流域也不例外。而在当时,主要的部落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大禹治水成功,不仅提高了大禹在其他部落的威望,而且在尧舜部落的洪水有大禹控制而其他部落没有的情况下,各部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这也为禹能统一各部落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小结:史无对证,精神永存。
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令后人称赞的美谈。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虽然,在当今社会,我们会为禹的不懂变通感到不解:“已经到家门口了。进去看一下家人对他的治水大业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诚然,大禹治水中大禹牺牲妻儿的幸福、禁锢自我的行为放到现在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大禹一样埋头苦干、奉献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十几年如一日、牺牲小我的精神,才造福了万千民众。
对此,我们大部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普通人,虽然无法做到像他们一样,但是也依然敬佩这些行为。
舜,禅让制的受益者,二四十孝的首人,留下怎样的十六字心传
尧开创了禅让制,将天下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舜的两个眼珠里面有两个瞳孔,即双瞳或重瞳,非常罕见,后世传说具有“重瞳”的人一般都会成长为帝王级别的圣人。但实际上是舜生于清贫之家,没有任何政治背景,而且从小经历坎坷磨难,距离圣人遥不可及。
那他是经过怎样的奋斗,赢得尧的信任,最终成为天下共主,成为一代圣贤的呢?
舜帝像
舜的母亲去世的很早,舜的继母为了独霸家产,以“重瞳”给家族带来灾难为由,多次谋害舜。令人震惊的是参与谋害的竟然还有舜的亲生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弟弟。
继母让舜上房修补屋顶,安排舜的父亲和弟弟在下面纵火焚烧,浓烟滚滚中舜靠两只斗笠作翅膀,奋勇从房上跳下,就地一滚熄灭身上的火苗,才幸免于难。
舜修房顶被烧
继母又让舜去挖井,井已经挖得很深了,父亲和弟弟却在上面填土,要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急中生智,在井底旁边猛挖通道,才算逃过一劫。
屡经磨难死里逃生,可怜的舜竟然丝毫不计较,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仍然对父亲和善,孝敬继母,爱护弟弟。
但是这个家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舜就去野外谋生,独自开荒种田、耕种渔猎,但凡每有收获,舜总是先拿回家孝敬父母。天长日久,舜的父母心有愧疚,逐渐被舜感化,一家人再无嫌隙,和睦相处。
舜以真诚感化家人
舜在历山(今山东济南)耕田,碰巧被巡游天下的尧所看见。
只见这个年轻人,如雕刻般的五官有棱有角、俊美异常,他那乌黑的头发直达臀际,披散在颀长的身躯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高贵非凡的气质。
年轻人正赶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奇怪的是那青年手里不拿鞭子,却拿个小簸箕,还不时地敲几下。
尧问舜:“年轻人,你就是舜吗?”
看到年老的长者,舜恭敬地上前答礼:“是的,我叫舜。”
尧又问“你耕地为什么不打牛,却敲簸箕啊?”
舜笑着说:“我这是在吓唬牛呢,两头牛都以为是旁边的牛挨了打,就不敢偷懒了。其实,拿鞭子抽打牛和敲打簸箕是一样的道理,牛不会说话,你累死它,它也不会说累,再用鞭子抽打,于心不忍啊!”
尧微笑点头,被舜深深感动,和尧一起来的娥皇、女英也为舜的风采所折服,美丽的姐妹俩不约而同都喜欢上了他。
尧把舜当做忘年之交,相谈许久才依依不舍离去。迈过一道山梁,回首再看舜,夕阳余晖之下,竟然不知从何处跑来两头大象在帮舜推犁、几只彩色的小鸟在舜周围蹦来跳去,啄食地里的荒草和害虫。
舜耕历山
尧被舜彻底折服,惊为奇才,心中已有将他作为接班人的打算,这就是“舜发于畎亩之中”的由来。
舜的德行不断感染着他周围的人,人们都愿意追随他。他到了哪里,在他周围一年就能聚成一个小村落,两年发展成村集,三年发展成为城邑。
凡是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都会互敬互爱礼让成风,不仅生活富庶且民风良好,可谓取得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大德之人必有大广胸怀,有着非常人的行事准则。舜的胸襟如此宽广,对道德持之以恒的坚守,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于《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
孝感动天
而舜对于后世的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后世的孔孟,特别是孟子更是极力推崇舜的孝行,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
孟子曾说过:“舜曾经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但人家二十二岁时就以孝道闻名天下,人家的德行成为了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而现在的我们还只是一群闲散于乡野的芸芸大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怎么这么大啊?我日思夜想彻夜难眠,想想舜原来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啊,所以我辈如果想要像他那样名传千古的话,无非就是像他那样,把生活中很平常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了而已。”
这就是做好平凡的小事,人人皆可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
舜最终以孝、德感动天下,得到尧的禅让,成为华夏共主。
舜即位后,决定治理绵延千年的水患。
自从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世界滔天洪水以来,水患一直成为天下心腹大患,历经多少年无法彻底根治。
当初尧在位时,就任命口碑最好的鯀来治水,连续九年都不成功。鲧非但不引以自责,反而利用手中征调部族的权利拥兵自重,不服从尧的命令。
舜成为华夏族的首领后,在羽山将鲧杀死,任命他的儿子禹接着治水。禹没有退缩,也不敢退缩,勤勉工作,一心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历经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人民受益,可谓千年水患终于一人。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是禹的功劳,更是舜识人用人的智慧和英明。
晚年的舜,开始考虑接班人,像尧一样,他决定继续传承禅让制的星火。
最佳接班人就是禹,虽然他和禹有杀父之仇,杀人父而用其子,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舜怎么会想不到这样的后果,但他还是坚持举贤不避仇,把天下让给功绩泼天的禹。
这样的事,也只有为万世开创以德治天下的舜才能做到吧!
其实支撑他一生的信念只有十六个字而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的意思是:
“人心惟危”即人心难以琢磨,非常危险,有危险就逃避,有利益就疯抢,不能单纯地区别一个人是好还是坏,而是看他做的事。
“道心惟微”即天地运行一套价值体系,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处处存在、无微不至,不能违背,处处制约和决定着人的行动方式。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教导人们要时时保持谨慎、保持自然、保持初心,坚守内心的理想和目标 ,坚守内心和行为的一致。不因对自己有利就去做,对自己有危险就不去做。而有些事情虽然危险,但必须得去做,就像人类追求文明,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道路充满艰难坎坷,但我们必须努力去做,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做,否则永远无法实现。
活在当下的人,虽然无法通透人类历史的终极价值体系,无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最正确最有利的选择,但只要真正做到中和、不偏激,就能符合大道规则、就能符合天地自然之心。
具体怎么做,杰出的古代圣贤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后世的诸子百家也都给出了各自的学说,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是只找到了门,却还没有找到打开这扇门的方法。
就像民间最朴素的那句话说的:“人啊,一定要好,不要坏,人在做天在看”。
这个“天”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道”吧!
大禹治水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在尧担任部落首领期间,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大批的良田、房屋、牲畜都被淹没了。此外,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出没,害得人们苦不堪言。
三过家门而不入
有一个叫鲧的部落首领,他遵照尧的命令去治理洪水。
由于连年降雨,河水暴涨,虽然鲧用了近9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可是非但没有制服洪水,还让洪水闹得更大、更凶了。
原来,鲧只知道搬去土石,修堤筑坝,堵挡洪水,却不知道如何去疏通河道,结果堤坝被洪水冲垮,灾情也越来越严重。
舜接替尧后,因为鲧的工作做得太糟糕,便下令将其处死了。这时,鲧的儿子禹接任父职,继续治水。与鲧有所不同的是,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既然“堵”的办法行不通,那该怎么做呢?禹和益、稷一起带人四处考察,最后发现,黄河水患最为严重,其次是济水、淮水和长江。禹思来想去,觉得只有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才能把水引到大海中去。为了治水,禹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门,都没有进去。禹想:“水还没治好,百姓仍受洪水之苦无家可归,我有何脸面回家?”经过13年的努力,洪水终于引到大海里去了,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为了表达对这位治水功臣的崇敬,人们称他为“大禹”。
舜年老后,开始物色继承人。
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举禹。可是,舜并不放心,他想先观察禹一段时间。于是,舜无论有什么大事都会找禹商量,问他该怎么处理。有时,舜也会表扬禹,可禹很谦逊,一点儿也不居功自傲。改变历史的人
禹的宽厚仁爱打动了舜,让舜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于是,舜干脆对禹委以重任,把国家大事全部托付给了他。
十几年后,舜觉得禹可以当自己的继承人了,就当众宣布把自己的位子禅让给禹。可是,禹却推辞了,他竭力推荐舜的儿子商均继承首领之位。然而,舜不久之后突然病逝,商均自然不肯错过这个继承王位的大好机会。
禹不想和商均发生冲突,就躲到夏的一个小邑阳城去,一待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许多部落首领都没有去朝见商均,而是来朝见禹。在一些人的推举下,禹正式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治理天下。
几十年过去了,禹越来越老,也开始物色新的继承人。有个叫皋陶的人,原先是禹的助手,曾经帮助禹打理过政事。皋陶死后,他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制度,禹便让伯益做了自己的继承人。可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有了私心,在夏部落贵族的拥戴下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从这时开始,传统的禅让制被打破,中国历史开始了子承父位的王位世袭制度。历史,就这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档案馆
绍兴大禹陵
关于大禹治水,民间有许多感人的传说。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佳话。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禹死后葬于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