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安GeChe手游下载站

法院见是什么梗(热播剧底线:基层法院见天地、见众生)新闻

栏目

法院见是什么梗(热播剧底线:基层法院见天地、见众生)

网络整理 2023-02-12 07:03:17

法院见是什么梗文章列表:

法院见是什么梗(热播剧底线:基层法院见天地、见众生)

热播剧底线:基层法院见天地、见众生

首部由最高人民法院全程指导的,全景展现我国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爱奇艺热播。电视端,收视率持续六网第一,实现全域领跑;网络端,相关话题不断登上各平台热搜榜单,#国产法治剧终于支棱起来了#引发全网热议。

一部主旋律法治题材电视剧如何搅动收视率红海市场?令90后、00后观众都直呼“欲罢不能”。带着疑问打开电视,剧情紧凑、故事深刻、反转不断,果真停不下来。

星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靳东饰),与榕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宋羽霏(王秀竹饰)同为星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伟民(张志坚饰)的徒弟,师徒三人将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司法事业。而今,方远的徒弟兼法助周亦安(成毅饰)也刚刚成为员额法官,曾经的师徒团,现在分散到不同的审判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最高法的年轻女干部叶芯(蔡文静饰)突然空降,让星城法院有了更多变化……

《底线》开篇的“雷星宇案”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眼球。

追债、辱母、杀人……案件播出后,关于辱母杀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的话题引发网民讨论,通过剧中法官们的视角,我们看到在判决案件时,他们在“情”与“法”之间的艰难。判决书的背后并不是冰冷无情的“程序”,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庭议,甚至是面红耳赤的争执,还有无数的走访、调查……

事实是什么?

词典里解释是: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在生活中,事实具有不同性质与不同侧面。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事情的一部分,但并非全貌。判决,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在事实全面掌握的情况下,依据法律,做出的理性判断。

《底线》推开了法院办公区的大门,讲述了一份判决书诞生背后的故事。对观众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对事实的全面探索与了解。不局限于自我,而是见天地、见众生。

与“雷星宇案”并行的是“洛优优案”。这个案子由靳东饰演的立案庭庭长方远办理。直播带货、MCN机构、过劳、流量变现、父母重男轻女……如果说,“雷星宇案”离普通人的生活尚有距离,“洛优优案”就近在咫尺了。就算没做过女主播也会有直播买货的经历。

女主播猝死与MCN机构签订的是经纪约,而非劳动合同。女主播因为父母要钱紧迫,不眠不休直播带货赚钱。猝死究竟是归因于吸血父母,还是MCN机构压榨?面对当下社会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靳东饰演的方庭长在最高法的年轻女干部叶芯(蔡文静饰)的协助下,没有裹足不前,而是多次调解,多方探查,没有遵循既往判例,创新实践,回应社会新现象。

在《底线》里,法官、庭长、法助、书记员有血有肉。

工作时,他们也会吐槽。

下班后,有的是“妻管严”,有的是“剩斗士”。

平常人有的烦恼他们一样不少。靳东饰演的立案庭庭长方远下班回到家,跟老婆说起跟自己跟副院长张伟民吃饭,老婆问他是不是升职有戏,方远回答,“就那意思。”老婆喜不自胜。这些细节,跟追求升职加薪的普通老百姓十分接近。烟火气十足。

《底线》的好还表现在法院人的大胆自黑。

基层法院法助周亦安(成毅饰)吐槽最高法来的干部: “最高法来的怎样,她一年办几个案子?”

靳东饰演的立案庭庭长方远在开会时,直接跟最高法来的干部吐槽:“最高法搞创新,我们(基层)当然是支持的,但是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也太快了?我个人觉得多少有点面子工程的嫌疑。比如,那个智能机器人,在大厅里,没有用不说,自己在那逛来逛去,非常容易撞到人。比如,智慧法院,线上开庭,但经常掉线,喊来喊去,弄得跟唱山歌一样。”

看到这里,观众都为方远捏一把汗,“你可真敢说啊!”

难怪有法院系统工作人员追剧后评论说:“这哪儿是看剧啊,简直是沉浸式上班。”

在得知《底线》由最高法全程指导之后,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最高法花大力气拍摄了一部自己吐槽自己的电视剧。

《底线》由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创作,潇湘电影集团旗下当燃影业制作发行,在《底线》之前,内地鲜见法院视角的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开了一扇窗,让观众们看到了我国司法改革最新成果。人物塑造真实可感,案件直击社会热点,代入感十分强烈,让人直呼“欲罢不能”“停不下来”。

两人隔空对骂14个月:小区群能有多奇葩?

近日,

“长沙两业主在小区群对骂14个月”

冲上热搜。

10月12日,据长沙天心区法院消息

近日该院审理一起人格权纠纷案,

小区业主孙某和王某

从2020年8月起

在群聊中互相对骂。

在警方调解未果的情况下,

孙某将王某诉至法院,

请求判王某在微信群里向自己道歉并赔偿损失。

两人的“骂战”持续14个月之久,

打印出的聊天证据达两三厘米厚。

经审理,

法院认为双方均构成名誉侵权,判互相道歉。

两人长达14个月的“坚持”,

引发网友们的吐槽。

微信小区业主群,与众不同的“风景”

微信群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工作

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

根据社群和功能的不同,

微信群又有

单位员工群、学校家长群、小区业主群等。

不同微信群的“画风”截然不同。

在工作群,

大家化身“无情的工作机器”,

回复最多的恐怕就是“收到”。

员工群总有一些“翻车”的故事

但在家长群,

面对老师们的教诲,

家长们一改在员工群的简洁文风,

纷纷化身“夸夸小能手”,

对老师们的各项教学要求

表示“举双手双脚”配合。

班级群化身“夸夸群”

尽管在员工群和家长群,

“翻车”案例屡见不鲜,

但基本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和谐的气氛。

相比之下,

小区业主群总能凭借其“清奇”的“画风”

让人一言难尽。

小区业主群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神奇”消息。

比如,“寻人启事”:

认领在路边睡着的大哥。

还有团购、接龙的。

不知为何在团羊粪

还有业主在小区业主群开通唱歌业务。

3月30日长春,

一位大爷在小区业主群表示:

我每天给大家唱几支歌。

天天吵架,这是你的小区业主群吗?

小区业主群里的成员是业主和物业公司,

身处同一个居住环境,

彼此之间住得近、磕碰多,

又有各种利益纠葛,

各种小区业主群里争吵、谩骂的事例屡见不鲜。

小区业主群的“臭名昭著”,

让网友们开发了一项新娱乐:

围观小区业主群的人吵架。

小区业主群吵架,

是一场“无限制”竞技。

成员可以是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公司、业主与租户之间等,

充分说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业主之间,

往往因为噪音、车位等问题引发纷争。

战火纷飞的地方,

难免有误伤。

比如在业主群投诉有人提早装修扰民,

物业制止后,

才发现是自己家。

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爱恨情仇”

作为工作人员,

在小区业主群的江湖纷争里,

物业公司往往首当其冲。

有的物业工作人员尽职尽责,

面对业主要求:“联系气象台下点雨”,

仍兢兢业业地表示:“好嘞,这就联系。”

对于有些高难度要求,物业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面对小区业主群里的“小作文”们,

有的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不堪重负,

选择退群、辞职。

物业公司之间,

服务水平不尽相同。

对于业主在小区业主群里提出的正当要求,

有的物业公司却全程“装死”。

有的物业公司擅长“装死”,收费时再“诈尸”。

被“踢”出小区业主群的业主:法庭见!

小区业主群的纠纷,

往往能闹上法庭。

8月,杭州临安某小区,

业主陈某在200多人的业主群里

多次发表对业委会工作人员王某的侮辱性言语。

王某将陈某踢出了业主群,并起诉至法院

要求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后经法官、调解员释法明理,

王某重新邀请陈某进群,

陈某进群后第一时间发布了经法院审核的道歉信。

2021年12月,南宁市某小区,

业主田某因“处处与业委会唱反调”,

被“踢”出小区业主群。

田某诉至法院,

要求业委会恢复小区业主微信群成员资格,

在微信群中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今年8月,法院判业委会

恢复田某群员身份并在群里连续7日发布致歉信。

2021年,北京某小区,

业主钱某因拒绝按群主要求修改群昵称,

被群管理员林某移出群聊,

钱某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要求林某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对此,

法院裁定驳回钱某起诉。

专家表示,

微信群等互联网族群不是个人的私密空间。

群主拉群、要求群成员改昵称、禁言、“踢人”等行为

都是对自治规则的运用。

线上也是公共空间

无论是小区物业群,

还是其他的员工群、家长群,

都是线上公共空间,

应遵守相应的准则和道德。

小区业主群成员之间

有利益纠葛、有争论,实属正常。

但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

居民积极参与处理公共事务的同时,

也应处理好邻里关系,

用恰当的方式,

表达正当的诉求,

共同营造宜居的小区环境。

你的小区业主群是什么“画风”?

综合杭州日报、昆明日报、法制日报、澎湃新闻

来源: 央视网

20部年度优秀电视剧,你看过几部?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发布,《超越》《人世间》《大考》《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埃博拉前线》《警察荣誉》《梦华录》《天下长河》等20部电视剧入选。

20部优秀作品,不拘于一格,不行于一态,不定于一尊。主题创作再探新路,现实题材聚光为束,多类型创作凸显新质感、新气韵。

·《大考》聚焦疫情之下的首次高考,其主角是学子,是全社会的众志成城,更是砥砺拼搏的青春中国。

·《我们这十年》用11个小而美的故事串联“这十年”,勾勒以奋斗为底色的大时代,是一次重大主题的轻巧落地。

·《县委大院》是一部描写“体制内”的政治剧,其丰富群像下是基层治理成果的生动呈现,是治国理政成功秘诀的小切口展示。

·《超越》将镜头对准“短道速滑”的赛场,无数个为梦想而战的“我”和“我们队”,展现国家北冰南展的丰硕成果。

·《埃博拉前线》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融合医疗、灾难、推理等元素,让主旋律在多线叙事中解锁新的“打开方式”。

·《数风流人物》重在“写人”,通过将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个普通的人,将几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娓娓道来。

·《人世间》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与社会变迁中,书写下一部壮阔的平民史诗,是一次电视剧艺术对厚重文学作品的精致表达。

·《运河边的人们》以平实的艺术风格唱响一曲运河儿女的奋斗之歌,是对“大运河”题材电视剧的全方位探索,有烟火气,更有时代律动。

·《大山的女儿》根据“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真实事迹创作,用她的个体故事向1800多名牺牲在脱贫一线的英雄致敬。

·《麓山之歌》于大型机器的轰鸣中见奋斗影像,剧中既有鲜活的人物性格刻画,也不乏生动的人物成长历程,角度新颖、刻画精细。

·《山河锦绣》以“五级书记”同框,铺开脱贫攻坚的恢弘图景,是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新颖架构。

·《天下长河》以生活化的笔法拍历史剧,在大历史观之下讲述黄河安澜的来之不易,是一次历史剧的家国记述。

·《警察荣誉》在新老民警火花四溅的群像故事中讲述基层民警的责任担当,让这一次的“警察故事”成为同类型作品中的新样态代表。

·《对手》以“潜伏间谍”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谍战剧,引领观众具象感知国安干警的隐秘与伟大。

·《问天》以温暖励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航天人图鉴”,是一次国家叙事与艺术张力的巧妙结合。

·《二十不惑2》相较前作有连接有创新,新故事线因“后青春”有了更多延展,其价值落点得以延续。

·《底线》将镜头对准基层法院,在千转百回的故事中带观众深入了解中国法治、中国法官的理与情。

·《幸福到万家》围绕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励志成长故事展开,借由一人、一家、一村的变化,直观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

·《风起陇西》于历史细节处大胆想象,将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与“谍战”大胆融合,落点之处是中国人以家国大义为重的精神世界。

·《梦华录》以精良制作塑造出宋朝的浪漫剪影,点茶斗茶等文化细节的展示,映射着悠悠五千年文明的赓续传承。

来源:CMNC、文娱一线

来源: 北京文艺广播

中秋回家被丈夫问:混不下去了?出走2年的自驾阿姨这样说……

苏敏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吴德玉 图据受访者

2020年9月24日,56岁的苏敏像往常一样给家人做了早饭之后,从郑州的家中出发了。她选择“逃离”家庭、离开丈夫、女儿、外孙,一个人、一辆车、一箱物资,独自开车自驾游。

如今,她已经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达人——“50岁阿姨自驾游”。

今年中秋节,离家两年的苏阿姨踏上了回家的路。两年前,她本想给老伴和自己一个彼此反省的空间,谁知依然是“一地鸡毛”。近日,苏阿姨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两年后第一次回家的视频,她给自己做了渴望已久家乡的味道——荆芥面汤。熟悉的厨房、娴熟的厨艺,家的感觉跃然眼前。然而,老伴见她第一句话却是:“还知道回来嘞?混不下去了是不是?”还不知何故在家中摔了个碗。

发布这段视频时,苏阿姨写道:“这是我的生活,也是千万个家庭的生活,发出来需要勇气,但我是做自媒体的,还是想展现真实生活下的一地鸡毛,无论如何,我始终相信好的婚姻也是真的幸福,值得追寻。”

9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对话苏阿姨。她说,这次回家是抱着离婚的打算和老伴谈一谈。“他态度好一点,我们还可以坐下来谈谈;态度不好,大不了一拍两散,没什么大不了的。”两年的自驾游经历,让她变得更加豁达、自信,女儿女婿的支持也让她有了更多底气。

自驾游苏阿姨

为孩子决定回趟家

“不接纳你的人,给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接纳你”

这两年,苏阿姨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踏上旅途后,她与大家分享见闻、收获了新的朋友,重新发现了生命的乐趣。此次回家,也并非她的初衷,对于婚姻,她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想法。

封面新闻:您是什么时候决定回家的?

苏阿姨:上个月底,因为孩子们要回来。小孩该上学了,女婿也该上班了,我想让他们回来。因为疫情原因,坐飞机、高铁都不太方便,我刚好要从内蒙古出发往南边去,就决定(开车)送他们回来。

封面新闻:这次回来,除了考虑到孩子们,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苏阿姨:其实我本来是不准备回来的,孩子们说快过节了,你回去看看。我一想也是,所以就回来了,临时决定的。

封面新闻:有网友说看您之前的视频,觉得很轻松很安逸,但看到您回家后发的视频,大家就开始为您着急了。

苏阿姨:我本来也不确定回来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但是回来了以后和我想的也差不多,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接纳你的人,他永远都会接纳你,不接纳你的人,给他再长的时间,他也不会接纳你。

封面新闻:后来情况怎么样?

苏阿姨:也没有多高兴,说了一些话,我们当时吵了两句,他也感觉不舒服,就关门回到他住的那个地方,这两天也没过来。我这两天陪陪妈妈,到商场里面给她买了两套衣服。因为感觉我总不在家照顾她,想让她开心点。

封面新闻:这次回来是不是也想跟老伴沟通一下?

苏阿姨:本来我看那样子,他也不会去跟你沟通。那天我们说啥,他完全都不听,而且还大吵。你要是再说多一点,他就摔门出去了,他不会听你说。这两天我主要忙着把胳膊治治,我害怕如果再出去了,胳膊一直不好,可能会影响我的健康。我抱着准备离婚的打算跟他谈一下,他如果同意还好,他要不同意的话,我就给他一年期限,一年后他要再不同意(离婚),我就要去法院。

封面新闻:看您刚更新的视频里面,很多网友觉得您老伴的质问和摔碗让人不舒服。您是下定决心了?

苏阿姨:大家看到的这个视频,原本是我女儿拍我做饭、吃饭的画面, 不是故意拍他的,只是正好录到了这个画面。这回下定决心(离婚)了,但是目前我还不想找他谈,因为我的事情还没办完。万一谈不下去,我可能开着车就走了。我先把我的病治治再说。

体验冲浪

女儿女婿支持自己

“你想不开的话,受罪的是自己,人家又不在意。”

去年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苏阿姨说“逃离”家庭是想给自己和老伴“彼此一个空间,彼此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如今的她,好像并不再需要对方的反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越来越明确。

封面新闻:女儿女婿知道您的想法吗?他们有没有劝过您?

苏阿姨:他们不会(劝我),他们很支持我。因为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他们也都看到了。其实回来也没有说想跟他(老伴)闹翻,他们也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说,“要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要你回来”。我说,这早晚都要面对,今年不面对,明年还是要面对。

封面新闻:上次采访的时候,您还想好好谈谈。这次就好像变成了可谈可不谈那种。

苏阿姨:没有必要,因为我看了他的态度,根本就没有必要谈一谈了,他是一个不会醒悟的人,谈了等于没用,所以没有必要谈了。我再找他,也就是直接提出离婚,看他有什么反应。他要说同意,那还好办,我就在家办了(手续)再走,如果他不同意的话,可能要闹到法院走程序。今年我还不想闹,我还想给他一个考虑时间。如果一年时间他还没考虑好,还要拖着,对不起,我就要上法院了,我感觉我这样做已经仁至义尽了。

封面新闻:有网友建议您找一个好的律师,可能会涉及财产分割之类的事情。

苏阿姨:反正我也没啥钱,也没多少钱给他去分,他也分不到什么东西,所以这个倒不在乎,就是说看看他的态度。反正我现在铁了心了不再给他谈其他的,就是直接谈离婚。

封面新闻:到家之后,你们就一起吃了那顿饭,后来有交流吗?

苏阿姨:他就没有再出来,这两天他跟女儿说他有事情不过来。女儿说“这两天我妈要去看病”,他说“你们去看”。

封面新闻:他平时对女儿,不是像对您这个态度吧?

苏阿姨:对女儿比对我要好一点,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封面新闻:很多网友看了视频,就觉得不太舒服。

苏阿姨:对。这两天也有人说我女儿做得不对,其实孩子也没什么做得不对。作为他们来说,父母这样拖着也不行,他们也是想有个明确的结果,也好知道怎么做。是不是?不管大家怎么评,孩子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我知道我理解。如果今年我不回来、我明年不回来,有一年我肯定是要回来的。我回来,我感觉他的态度好像跟我没关系。态度好一点,我们还可以坐下来谈谈,态度不好,大不了一拍两散,没什么大不了的。

封面新闻:您好像变得豁达了很多。

苏阿姨:没办法,处在这种情况下,你想不开的话,受罪的是你自己,人家又不在意。

自驾游过程中,苏敏换上新“装备”

自驾两年的收获:

“变得更豁达开朗,人生有许多选择”

此前的几十年里,苏敏的角色是妻子、母亲、外婆,但唯独没有自己。选择离开,让她真正感受到为自己而活,让她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爱上了这种感觉。正如网友评价“厉害了我的阿姨,活成了我想要的模样。”

封面新闻:有没有总结过这两年自驾游带给自己的一些收获?

苏阿姨:收获就是刚才说的,变得豁达、开朗了,心情也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回来仍然会不高兴,但是没有像以前那样去纠结,感觉很果断地处理这些事情。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有必要去在意一些得不到的东西。我现在倒是想得很开,在路上,我的心情可能会好一点,而且在外面,不管是眼睛、身体还有思想,都会放开很多,感觉很好。收获就是,我不再是原来的我,我不再是逆来顺受,不再是彷徨在自己的生活里无法自拔的那种人了。感觉我能做回我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封面新闻:如果接下来再出发的话,还会不会用“出逃”?还是说用其他词形容更合适?

苏阿姨:我感觉再次出发的话,就是放下一切包袱重新做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没有牵挂的自己。以前还总幻想着自己能够回来,能够和家里人和睦相处。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我一个人将来流浪江湖也好,在外面租房子也好,这都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没有必要再去跟任何人商量的。

封面新闻:变得更独立了。

苏阿姨:这就是这两年来的收获,培养了自己独立的精神,而且能够独当一面,现在我感觉,离开谁我都过得很好。

封面新闻:一直在路上,会不会有觉得累的时候?明明有家却不能回,或者去女儿家更安稳一些?

苏阿姨:我感觉我在外面更安稳,在外面我不用考虑那么多。就算在女儿家,你还得考虑她一家子的事儿,对不对?女儿还有两个小孩子,我这个人又闲不住,我看见他们,我都想帮忙干一些事情,女儿又不想我干。所以我还不如在外面,我不用考虑那么多,反正我感觉一个人在外面更好。

封面新闻:您的这种独立和洒脱,是不是建立在女儿女婿的大力支持下?

苏阿姨:他们两个说“不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他们的孩子是尝试自己带大,没有说要依靠我,而且现在带得挺好的。所以,他们说,“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这次劝你回来主要是想让你在家过个中秋节,没有什么想法,你如果在家过得不开心,你可以随时走。”

封面新闻:家人的支持,让自己更有底气。

苏阿姨:对,而且更开心一点。

封面新闻:现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比如拍视频、搞直播。

苏阿姨:这都是独立的结果。

封面新闻:您的经历也给了很多女性一些鼓励。

苏阿姨:我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希望大家也能够过得好一点,不要重走我的道路,可以少走点弯路。我以前没有出来的时间,不知道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有很多种选择,就看我们怎样去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男子被骗至传销窝点手机遭抢转走银行余额,组织成员以抢劫罪追究刑责

中国检察网日前公布的一份起诉书显示,被害人李某某被骗至传销组织后拒绝加入该传销组织,其后被打,传销组织成员还夺走了他的手机,转走了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大部分余额。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杨通才伙同他人,以暴力、胁迫方法劫取他人14500元现金及价值1840元的手机一部,其行为触犯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抢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杨通才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

起诉书显示,经依法审查查明:2021年11月22日,被害人李某某被传销组织成员“赵俊”以见网友为由骗至汉中市汉台区。2021年11月23日,“赵俊”(身份待查)安排传销组织成员“司玉凤”、“徐丹”(身份待查)与被害人李某某在汉台区中心广场见面带其游玩。2021年11月24日17时许,“司玉凤”、“徐丹”将李某某带至位于汉台区铺镇杨庵村的传销组织窝点。2021年11月25日,传销组织成员开始给李某某上课。当日中午,“司玉凤”、“徐丹”、蒙某某(另案处理)将李某某带至该传销窝点附近汉江河边劝说李某某加入该传销组织,李某某拒绝加入。“司玉凤”将该情况告知被告人杨通才,杨通才随即将情况告知该传销组织二级业务员“陈浩”(身份待查)。“陈浩”让杨通才去给李某某做工作,如果还是不愿加入,便对李某某进行殴打,留下其身上的钱,再允许其离开。之后,“陈浩”、杨通才、蒙某某等人将李某某带到传销窝点附近的汉江河边对进行殴打,被害人仍不愿加入,“陈浩”安排“司玉凤”、“徐丹”、蒙某某在路边等待,“陈浩”以李某某欺骗他妹妹“司玉凤”感情为由,让李某某赔偿1000元和一部手机。待李某某将其荣耀X20手机交给陈浩后,陈浩操作李某某微信提现发现李某某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有19000元,便以给李某某办理传销代理为由,通过李某某支付宝付款码向陈浩登录支付宝账号“久久”转账14500元。随后安排传销组织成员给李某某购买火车票,将其送至火车站让其离开汉中。李某某进站后退掉火车票并报警。

经汉中市汉台区价格认定中心认定,涉案荣耀X20手机的价格为人民币1840元。案发后,“陈浩”将14500元和荣耀手机退还给被害人李某某。

上述证据收集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足以认定指控事实。被告人杨通才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通才伙同他人,以暴力、胁迫方法劫取他人14500元现金及价值1840元的手机一部,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抢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杨通才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

来源: 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最新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