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1罗马复兴秘籍(改革成功的关键密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帝国时代1罗马复兴秘籍文章列表:
改革成功的关键密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曙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娟仙
中国改革的成功,不能忽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不能忽略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相对于三权分立、多党竞选、轮流坐庄的西方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密码。
社会整合的能力
中国能办大事,也办成了许多别国办不了的大事,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随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不断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大工程上,仅仅依靠某一地区或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推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两弹一星”工程,就是中央在政治环境异常严峻、经济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举全国全民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丰碑。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高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等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完成了“神舟号”、“天宫号”、“天河号”、“蛟龙号”等高科技项目;战胜了洪水、非典、大地震一系列重大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战略规划的定力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保持大政方针的稳定性、连续性,使今天的事业与明天的事业相衔接,当前的利益同长远的利益相结合,局部的利益同整体的利益相一致。这在那些“走马灯”式地更换执政党的国家是根本做不到的。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出台13个五年规划(计划),这就是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只要处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要还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有效,这在西方都是无法想象的。
决策执行的效率
决策执行的效率取决于实干的能力。我们党历来强调实干、不争论、不折腾,拿事实来说话。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没有那么多相互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民族复兴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谈到中国梦时,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谈到改革方案时,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谈到扶贫工作时,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在谈到国家发展成就时,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些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注重执行效率特点的最好阐释。中国共产党崇尚实干兴邦,拿事实来说话,对出现的挑战及时反应,对认准的事情有序推进,这在那些擅长掣肘、内耗,为反对而反对的西方议会制度和政党体制下是不可想象的。崇尚实干,不尚空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正是中国共产党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才保证了决策执行的效率。
自我净化的机制
历史总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奔向理想的彼岸。一帆风顺是理想,曲折前行是必然。一个政党的伟大不取决于在顺境中轻装上路、阔步前行,而取决于在逆境中能否逆势前行,在绝境中能否绝地重生,在错误之后能否拨乱反正,在挫折之后能否毅然奋起。中国共产党干的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不犯错误是良好愿望,有错误是客观事实,关键在于如何少犯错误、如何避免犯颠覆性的错误、是否有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世界政党史和国际共运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但也犯过错误、甚至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然而,在历史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就在于我们党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具有极强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文过饰非。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秘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了浴火重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锻造了坚强领导核心,为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
国际交往的韬略
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与总体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分不开的,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韬略是分不开的。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尊重国际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最终只会饮下自己酿造的苦酒。西方大国似乎只认识到,国强必霸是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中国共产党则认识到,霸极必衰是逃不脱的历史法则。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纵观世界历史几千年,凡是称王称霸的国家最后都没有好结果,不是被人灭亡就是自取灭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公开宣示,“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向世界公开承诺,“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共产党深谙国际环境的重要性,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绝不能因为错综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形势而无所作为,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研究”(15ZDA0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方法论研究”(15AKS004)的阶段性成果】
百年大党面对面——讲透、讲实、讲活、讲美
孟夏之约,如期而至。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2022年精品力作《百年大党面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度聚焦并形象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讲“透”了理论,讲“实”了成就,讲“活”了经验,讲“美”了语言,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成为广大读者对标自我、提升修养的“枕边书”。
讲透了理论。每个时代都应有自己的理论,指导该时代的行动与实践。影响深远的理论经典往往具有深厚的现实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不仅闪耀真理的光芒,更是高度凝练的抽象表达,理论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讲透彻。该书使读者能够在透彻的理论分析中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究竟为什么能。
该书坚持系统思维。从“新的飞跃、新的升华”“系统构建、全面展开”“理论指导、行动指南”三个角度铺陈而论,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正确方向、政治保证、路径选择、价值基点及动力保障等方面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成为系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
该书善于抓住本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牺牲、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书以12万字的篇幅,锚定民族复兴这个世纪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全部奋斗的鲜明主题,在回应现实之问的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出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深邃阐发,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辉煌历史,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该书坚持问题意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至简而详,至约而博,深刻阐释党领导人民逐梦复兴的客观规律,贯穿着“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基本问题的考察。在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的过程中,创新了理论表达,展示了真理伟力。
讲实了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稿的说服力和逻辑性”,关键在于把内容讲扎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擘画宏伟蓝图,成就恢宏史诗,从13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该书通过发自肺腑的感慨、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今中外的对比,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写“实”,读者更觉可感可信可敬。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往事件的记录和诠释。中国人民从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历经百年奋斗抗争,终于迎来了前途命运的重大转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该书致力于“面”“点”“实”相结合,将实践讲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先后出台2000多项举措,推动改革全面发力;直击矛盾集中要“点”,触及利益固化本质,解决了多年来积重难返的“老大难”问题;研究落“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将改革进行到底。
横纵比照间努力将突破性进展讲扎实。中外横比,在人类的“小冰河期”绝大多数国家发展乏力,而中国却实现了诸多领域的延续性累加与跳跃式提升。历史纵比,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5128元,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9.8%,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盛大庆典礼序乾坤,国际盛会展示神韵,民族自信空前增强;重大理念诠释中国主张,重大活动展示中国风采,重大平台彰显中国贡献,大国外交阔步向前。
讲活了经验。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理解和实践,在以理服人的同时,应增强情感的吸引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概括提炼的十条重大历史经验系统完整且相互贯通,该书着眼于受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用易于被党员干部理解和接纳的方式,立体化、多维度、富生机地把经验讲“活”。
该书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史,在对13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始终扣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聚焦奋斗百年的经验总结,提炼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价值规律,是引领事业成功的“定海神针”、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掌握历史主动的“成功密道”、走在时代前列的“独门秘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文应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该书延续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特点,缘事说理、论从史出,通过表述方式的创新使经验总结变得亲和有趣。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深刻的政治命题和哲学命题,笔触携情,涓涓流淌,澎湃奔涌,动人心魄。
该书图文并茂、生动鲜活,运用精彩的文字论述把经验讲活,深刻把握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通过设置“深度阅读”“数说决议”“党史一页”“知识通鉴”“史海钩沉”“今日史记”等栏目,从事实讲起、从数字讲起、从故事讲起,用新时代火热实践中的大量事实、权威数据、典型场景与故事,将理论转化为可感的生动现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讲美了语言。文质并重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理论作品。该书文风活泼,气韵悠长,在党史的深邃隽永与受众的切身利益互动中,拉近大事件与众读者的距离。
善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手法,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喻为中国共产党的“出生证”;将《决议》比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经”,并称其为当代中国的“资治通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喻为“指南针”“北斗星”“金钥匙”。运用对仗手法,行文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引用诗词骈赋。该书用典挥洒自如,“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红旗漫卷过大关”“直挂云帆济沧海”“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读来酣畅淋漓,回味绵长。
运用史诗言语。本书以跨越百年的历史长镜,全过程回溯党领导人民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历史进程,语言表述雄健浑厚、开阔疏朗,兼具岁月积淀的厚重感与时代变迁的跃动感。回答中国共产党何以饱经沧桑依然朝气蓬勃,用“在于党能够穿过历史风云的迷雾,深刻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彰显新时代的大国担当,讲 “置身百年风云中擘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深入浩瀚文脉里挖掘时代精神养分,站在世界版图前思考人类命运走向”。
泱泱华夏,浮沉千年,凝望历史,思索今朝。人民群众是精彩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律动的感受者,是时代脉搏的触摸者,更是伟大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要用好《百年大党面对面》这本“枕边书”,按图索骥、强志增智,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在新征程上迎接更加伟大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中国北斗辉耀苍穹
雷钟哲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斗系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北斗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机制体系、速度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系统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此外,白皮书还首次规划了2035年前北斗发展蓝图。
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八个语种发布的《新时代中国北斗白皮书》,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生动形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世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北斗、了解北斗、应用北斗,产生更大的品牌效应,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较之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近6000字的首版北斗白皮书,约1.2万字的新版北斗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政策主张及建设和应用成果,中国积极开展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推进北斗应用国际化进程,让中国北斗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新版白皮书还提出共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今,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已经建成,北斗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全部实现。新时代的北斗全球系统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其技术先进、设计领先、功能强大。北斗系统对外承诺的服务指标由最初的10米定位精度,做到今天的5米甚至更优,在局部地区可以达到2-3米的定位精度,授时精度对外服务承诺由20纳秒提升到10纳秒。中国北斗已经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全球经济发展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福荫整个人类家园。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新时代中国北斗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及巨大的应用价值。北斗深度融入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底,超过78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通信授时、气象监测、应急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中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目前这张网不仅为国内2000多万部手机提供了高精度定位服务,还为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用户提供了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务,总服务次数已经达到2万亿次,日服务次数接近30亿次。
更为抢眼的是,北斗开创了卫星直连手机的先例。北斗强大的应用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依然可以发送短信,依然可以报告你的位置,依然可以提供你的位置轨迹。这就是北斗的短报文通信服务。因为有北斗,你就和外界永远连线,你也就永远在线,真正做到了“一机在手,走遍天下”。
宇宙广袤,能容各国共同利用;星海浩瀚,需要人类合作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航天科技产品输出的“排头兵”,中国北斗系统已经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应用,成为叫得响的“世界品牌”。随着新版白皮书的发布,中国北斗会更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得以应用,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中国北斗辉耀苍穹。发展中的北斗、前进中的北斗,是北斗精神的生动镜像。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融入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盈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过去北斗步履铿锵成就惊艳的秘笈,也是未来北斗不断发展行稳致远的动力。与新时代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心同行,中国北斗永远都是辉耀苍穹的明星,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
来源:中国网
图说创新:走向高精尖的中国军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邹维荣 张旗 欧阳乐生 穆瑞林 凡春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3年来,全军官兵牢记期望重托,强化特有的荣誉、责任、使命、担当,在科技强国、科技强军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记者 邹维荣 张旗 欧阳乐生 穆瑞林 凡春龙)
声音
军队人大代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周兴铭: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我们要依靠自主创新,不断突破自己的关键技术,在国家应用需求牵引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军队政协委员、海军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范印华:创新关键在人,需要人的精神,同时也要形成创新创业的氛围。当前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如何从装备创新变成学习创新,从单向创新扩展至全系统创新,需要每个人、每个官兵立足岗位,发挥聪明才智。
军队人大代表、吉林省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尚雅琴: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前所未有,这也为军事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科技领域的人大代表,要时刻不忘科技强军,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基层需求,工作中敢于思、勤于思、善于思,自觉学习和运用所掌握科技前沿知识,不断创新。
军队人大代表、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李贤玉:未来战争,说到底是信息化的较量。离开信息化喊实战化,只能是“慢半拍”,被人“追着打”。
军队人大代表、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是提高战斗力的必由之路,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则是创新的“制胜秘笈”。
军队政协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原政委徐一天:只要打破了从研究到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类似于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芯片等高端技术就一定能形成规模,促进产业向高端转型。
军队政协委员、某基地高级工程师黄雪鹰:将信息技术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就能迸发出1加1大于2的效应。
军队人大代表、火箭军某旅一营营长刘国龙:只有坚持科学施工,才能不断提升工程部队的战斗力!
点睛
一、东方棋兵
他们,给军队训练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他们,让信息化战场走进实验室,叩响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之门。
7年来,国防大学兵棋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军首个实战化大型计算机兵棋系统,有效应用于20余次重大演习,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获得20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闪耀苍穹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发射的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工作轨道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采用全新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在星间链路、星载原子钟和下行导航信号等方面采用多项新技术。卫星入轨后,与先期发射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三、“悟空”火眼金睛探寻暗物质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名为“悟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12月24日下午5时55分,“悟空”在升空后第7天,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数据并下传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接收到的数据显示,暗物质卫星的四大科学载荷——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中子探测器探测到的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计数与此前地面预测计数率一致,表明暗物质卫星的有效载荷已开始正常工作。
四、“天河二号”获全球超算六连冠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2015年11月16日在美国公布,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第六度称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国入围这一榜单的超算数量比上期激增了近2倍,而美国上榜数量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据国际TOP500组织当天发布的榜单,第一名“天河二号”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33.86千万亿次,第二名美国“泰坦”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7.59千万亿次。第三名至第五名依次为美国“红杉”、日本“京”和美国“米拉”超级计算机。实际上,这5台超级计算机的排名自2013年6月以来就没有变化。
五、“长征六号”首飞成功 “一箭多星”创新纪录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六、打造信息化战争“最强大脑”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控制体系被誉为战争指挥的“大脑”。如何使“大脑”内各要素布局合理科学、让信息处理更快、决策更快,成为“最强大脑”,是各国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国指挥控制领域知名专家,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总工程师刘忠,就是打造信息化战争“最强大脑”的突出代表。
七、闪耀海天的创新之光
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精确制导对目标实施打击。这项技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中国是其中一员。
创造这一佳绩的是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团队。他们用43年孜孜不倦的创新,在茫茫海天托举起了中华激光陀螺之光。这是团队研究人员在操作全内腔氦氖绿光激光器。
八、李恒年:与星共舞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研究员李恒年改进了广播电视卫星的精确定点控制技术,将卫星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一倍。李恒年常说:“工程技术领域的难题能不能解决,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为解决难题付出努力。”自1992年投身我国航天事业,他先后攻克了航天器轨道与姿态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10多次获国家和部委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为推动我国航天测控综合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九、 新式武警作训鞋列装 ,“解放胶鞋”“退役”
2015年7月15日,随着07式武警作训鞋正式列装并陆续配发部队,装备近60年的“解放胶鞋”在武警部队“光荣退役”。
据武警后勤装备研究所科研室主任满向东介绍,新式作训鞋采用5项先进制作工艺和1项专利,使用了新型功能性材料,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除臭和干爽透气等特点,穿着轻便、舒适,不臭脚,更能满足官兵跑、跳、攀登等训练和作战需求。与07式武警作训鞋同时配发部队的,还有新式作战靴、兵皮鞋、防寒鞋等改进品种。
十、复杂电磁环境变得不再“复杂”
从单兵装备到指挥系统,从实验室到四维空间,信息化时代,电磁波承载亿万信息,已渗透至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影响世界和战争胜负的关键。
作为我军新型作战力量,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以驾驭电磁空间为己任,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频谱变得可见、可控、可用,让复杂电磁环境变得不再“复杂”。
十一、探索卫勤保障理论,研发第三代卫勤装备
2014年9月25日,“卫勤使命—2014”演习正式开始。演习由陆海空13支战役卫勤支援力量组成,着重演练战役战术衔接的卫勤保障力量编组、组织指挥、战场救治、协同保障等重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卫勤保法训法、力量编组运用、信息系统构建、保障能力考评等,为卫勤保障理论创新和第三代卫勤装备研发提供数据支撑。这次演习的规模和实战化程度均超过以往,参演兵力4000余人,动用各型飞机、装甲车等1000余架台。“红军”由陆军第38集团军某红军团扮演,对抗我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原北京军区某机步旅,真正实现作战牵引卫勤,卫勤紧跟作战。
十二、空军英雄试飞员群体
历史必将铭记——
1998年,歼-10成功首飞;
2009年,空警-2000、空警-200公开亮相;
2012年,舰载机歼-15成功着舰……
世界舆论热议: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井喷时代。
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一步步缩小与世界航空强国差距,试飞员,正是中国航空工业追梦征程中的一个特殊英雄群体。
60多年来,一代代空军试飞员,和数以十万计的航空人一起,携手攻坚、搏击长空,成功试飞160多型2万余架国产新机,用青春甚至生命铺就了一条闪光的航迹……
十三、中国陆军信息化征程上的先锋团长——满广志
“探索中国陆军的信息化道路,锻造新时代的信息化利剑。”从全程参与我军第一支信息化装甲合成营试点建设到相继担任3种类型信息化部队指挥员。第38集团军某机步团团长满广志矢志基层一线,探索陆军部队信息化建设之路,被誉为“忠实履行强军使命的新型指挥员”。
十四、我军平原型无人机中继平台在高原首飞成功
2014年9月9日,原兰州军区某通信团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陌生地域成功首飞平原型无人机中继平台。该型号无人机主要适用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的中继通信。为将手中装备练到极致,该部在开展高原寒区使命课题训练时,通过科学分析装备效能,合理调整试飞方案,终于在高原挑战极限,成功首飞该型无人机,并采集到大量的数据,为执行高原高寒地区通信任务奠定基础。
十五、无人驾驶车
2014年11月20日,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研发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无人车研发团队从2004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先后完成了无人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普通道路上的一系列实验,稳定性、智能性和安全性逐步提高,让研发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动作更接近人类驾驶,先后获得2012年和2014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冠军。
十六、驯服“飞鲨”
戴明盟是一个喜欢突破的人。他在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难度科研试飞400多架次,绕舰飞行等数千架次,写下30万字操纵歼-15和学习航母着舰设备运行原理体会后,厚积而薄发的日子终于来临。
2012年11月23日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平稳飞向辽宁舰的怀抱。9时8分,歼-15呼啸而落直逼甲板,尾钩精准挂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一小段距离,停住。
一道崭新的着陆胎痕刻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
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航母上实现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我国实现了海军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
十七、磨砺“深蓝利剑”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运城舰,接舰1年,完成试验试航项目260多个,入列1年即形成战斗力;入列5年,海上训练时间长达1000多天,创新战法训法30多项;护航亚丁湾,航行总里程达64877海里,多次与外国海军联演联训……被誉为能打善战的“深蓝利剑”。
十八、我军防空兵对高速空中目标进行导弹拦截3发全中
2014年7月21日,驻藏某防空旅使用某新型地空导弹对高速空中目标进行导弹拦截。当日上午,参加“火力—2014·山丹”演练的驻藏某防空旅,使用某新型地空导弹,在电磁干扰条件下成功拦截高速空中目标,3发全中。
十九、执掌长缨舞九天
在新中国蹒跚起步的艰难岁月里,他们临危组建,开创了战略导弹部队的先河,铸就了“国之重器”。
在共和国发展壮大的铿锵步履中,他们数十次完成重大战役演训任务,成为了支撑大国安全、守护人民生命的坚强盾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他们牢记神圣使命,勇于创新,刻苦攻关,一次次送长剑飞天,锻造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导弹劲旅。
他们,就是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这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神剑劲旅,执掌长缨舞九天,随时待战打胜仗,为中华民族挺起了“钢铁脊梁”。
二十、高原机场,战鹰的温暖港湾
空军第九工程总队官兵发扬“高原铁军”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突破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在雪域高原建成了一座座军用机场,为战鹰守护共和国的蓝天铸造了坚固的“桥头堡”。
多年来,官兵们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在西部一座座高原(海拔1500米以上)、高高原(海拔2438以上)上把机场银桥铺就,见证着新型战鹰迁徙入巢、巡弋世界屋脊……
二十一、“手语”兵王
在深圳某练兵场上,李文在训练中打出一连串战术手语:有枪、杀害、催泪气体、掩护(拼版照片,依次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广东边防总队机动支队代理排长、四级警士长李文在掌握战术手语知识基础上,结合所在部队担负的缉私、缉毒等任务,又创新出100多套新手语,成为全国边防系统的“手语”兵王。
特种兵在实战中由于所处的环境特殊,相互间的沟通往往依靠的是无声语言:战术手语。战术手语,是通过特定的手形、手势、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传递特定信息指挥行动,可由各部队自行制定。
二十二、“鹘鹰”展翅长空
被称为“鹘鹰”的歼-31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第四代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图为2014年11月10日,歼-31在第十届中国航展首次亮相。
二十三、海军某新型歼击机空中加油
空中加油训练,因其能成倍提高战机的作战半径,一直是各国重点训练课题。东海舰队某歼击机团针对如何修正扰流、保持稳定、准确对接等10多个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研究制定多套加受油实施方案。在合练阶段,该团参训飞行员全部一次性对接成功,标志着我海军航空兵某新型国产战机大规模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又有了新突破。
二十四、海军首次成功猎扫某新型智能化水雷
2013年8月15日至20日,东海舰队某水警区在东海某海域进行实布实扫实猎水雷演练,组织4型11艘舰艇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采取“背靠背”形式,成功实布实扫实猎2枚某新型智能化水雷,检验了新型猎扫雷舰艇装备技战术性能。这是我海军反水雷舰艇首次成功猎扫该型智能化水雷,也标志着我海军反水雷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十五、神舟探空,十全十美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遨游太空15天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顺利完成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后,其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至此,中国十艘神舟飞船、一个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飞行全部取得成功。中国人朝着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甘做群众的遮阳伞
近日,一则“为什么不能没有中国军人”的话题在微博上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网友们纷纷用“干货”证明人民子弟兵的重要性。其中更是生动有趣的将中国军人比作人民的“保护栏”。而各级党员干部身肩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理应与人民军队一样,化身为人民群众的“遮阳伞”。
淬炼炉火纯青的“造伞技术”。时下尤其是女孩子,在购买遮阳伞时,总要细细斟酌一番,不光要看伞的外观是否能够紧跟潮流,还对防晒能力有着高标准。同理,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既希望党员干部能把稳时代脉象,当好发展“领头雁”,也能够用多种接地气的方式同群众沟通交流,解决老百姓难点痛点。不过要想满足群众的需求,收获他们的“点赞”,归根结底就必须练就一身真本事。这需要党员干部苦练工作本领,多向书本学、多在实践学、多向人民学,并坚持推进自我革命,善于“三省吾身”,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为民服务能力的大提升。
撑开一张全覆盖的“遮阳伞”。要想成为人民群众的“遮阳伞”,除了自身有过硬的实力外,还要有一双“识人慧眼”,去观察人民群众的生活冷暖、问题诉求等大事小事,以保证能够及时地为他们“撑伞”。不过这并非易事,而是要下大力气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搭建起沟通桥梁。唯有深入群众、引导群众,用群众爱听的话,能听懂的话与他们拉家常,引导群众懂得谈问题,再将意见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及时地做好后续跟进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形成一个群众爱发言,干部善倾听,事情能解决的良好循环。
持之以恒为群众挡住“烈日”。遮阳伞的最大功能是能够持续不断为人们遮挡烈日的烘烤。党员干部要发挥群众“遮阳伞”的贴心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且一直保持下去,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上得去,顶得住。要想为群众谋幸福,取得好成绩,恒心就是最好的“秘籍”。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明镜,以恒心为指引,在不断为群众服务中,砥砺前行,走在前列,甘于带头吃苦,以自我奉献以及朴素实干为“指南针”,充当人民群众的探路者,激活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总之,我们要学习领会以民为本的内涵,明确奋斗方向,掌握科学方法、找到解决办法,感悟为民情怀、增强工作动力。要带着对为民的深厚感情去干工作,用是否能成为群众的“遮阳伞”来衡量,切实做到有信念、讲情怀、善工作,我们的初心使命会无比闪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