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安GeChe手游下载站

你好李焕英迅雷1080(贾玲。冯巩。刘德华。)新闻

栏目

你好李焕英迅雷1080(贾玲。冯巩。刘德华。)

网络整理 2023-01-06 14:47:44

你好李焕英迅雷1080文章列表:

你好李焕英迅雷1080(贾玲。冯巩。刘德华。)

贾玲。冯巩。刘德华。

作为一名成功喜剧人,贾玲长久以来给观众留下的印象,都是幽默且憨厚的。

荧幕中,这名长相喜庆的“小胖丫头”很好说话、天生乐观、好似永远不知悲伤为何物。

但实际上,任何喜剧的内核都有悲剧色彩。

揭开贾玲苦心营造的“喜剧人”身份,真实的她有执拗、有脾气,心中满是遗憾。

对于贾玲来说,自己19岁那一年的秋天总是特别的。

因此在后来的时光中,她每提起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内心总是百感交集。

“大悲大喜”。贾玲习惯用这四个字来描述自己在那一年所遇的事情。

以19岁为界。

这之前,她没心没肺,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梦想;

这之后,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永远离开后,她说:

“我再也不会真正的快乐了,因为我的幸福永远缺了一角。”

隐匿于笑声之下,贾玲将自己的悲伤与无奈掩饰得很好,她说这是作为喜剧演员的德行。

作为中国喜剧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女喜剧人,贾玲如今取得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她良好的“路人缘”。

不同于其他人努力表现的完美人设,贾玲说,自己天生就是人见人爱的“小可爱”。

1982年,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面还有个大5岁的姐姐叫贾丹。

贾玲父母与贾玲姐姐的合照

贾玲童年照

在那个大家都不怎么富裕,可四处都洋溢着精气神的年代里,贾玲的性格中理所当然多了些乐天派元素。而在日后,这些都变成了她成为喜剧演员的天赋。

童年时,贾玲大部分的快乐都来自央视一档名为《曲艺杂谈》的节目。相声、小品、评书、笑话,通过这些她收获了喜悦,也认识了表演。

电视机里四四方方的舞台让她心生向往,她开始幻想,早晚有一天自己也会成其中大有名气的一员。

“我开始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的东西感兴趣。”

贾玲童年照

12岁时,贾玲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学鸟叫。成日里站在阳台上“唧唧喳喳”不停嘴,她觉得挺好玩,母亲却嫌她聒噪,问她整天学这些东西做什么。她眼珠子滴溜一转,脱口而出:

“我在表演。”

兴许是看出了小女儿兴趣所在,尽管家庭条件很是拮据,母亲还是“斥巨资”给姑娘报了课外兴趣班。

当时有舞蹈班和表演班两个选择摆在面前。贾玲本想选前者,但招生办老师却在上下打量她然后说道:“身材五五分不适合跳舞”。

退而求其次,贾玲开始学起了表演。有点委屈,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老天爷的安排。

贾玲(粉色衣服)与姐姐

小县城里学艺术是个稀奇事儿,因此她没过多久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同辈羡慕她,长辈喜欢她,万众期待下,贾玲慢慢成长。

高考那年,自认为距离奥斯卡仅有“一步之遥”的贾玲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成绩全落榜。

贾玲觉得丢人,越想越憋屈,窝在家里好几天,最终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再考一次。

“二战”中戏时,为了能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贾玲报了个“兜底”的专业——“喜剧表演班”。考场里贾玲信心满满,在每一个环节都超长发挥,看着面带微笑频频点头的主考官,贾玲内心狂喜:

这把稳了!

“我觉得,我日后一定能红!”

不到20岁的贾玲,很瘦,很美,很偶像派

艺考结束后不久,中戏招生办拨通了老贾家的电话。贾玲不在家,母亲便顺手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老师用标准的播音腔说道:

“贾玲报考的两个专业都可以录取她,请问戏剧专业和喜剧专业,你们要选哪一个?”

电话这头贾妈妈听得云里雾里,思考片刻后用地道的方言将“戏剧”说成了“喜剧”。

得知母亲将自己专业选错时,贾玲两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家门口的大水缸里。

“我年轻的时候跟欧阳娜娜长得一模一样!我怎么能去说相声呢?!”

焦急中她拨通了中戏招生办的电话,可得到的回应却是“已经录入,无法修改”。彼时贾玲心中百般纠结,万般不甘,可为了上大学,她还是走进了中戏课堂,学起了相声。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喜剧”是母亲替贾玲选择的人生道路。

这或许是一个极具戏剧色彩的“乌龙事件”,又或许是冥冥中,母亲借着误会说出了对女儿最大的期望:

做人,一定要快乐。

贾玲的母亲曾说:“让别人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很多年后这句话成了贾玲做喜剧的动力。心怀这份使命,她从默默无闻走到今天。

如今,贾玲很想亲口告诉母亲,她当初为自己选下的路是正确的,可这却是她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愿望。

进入中戏后一个月,贾玲用省吃俭用剩下的生活费为母亲买了件皮大衣。母亲试了试发现不合身,贾玲没在意,带着衣裳回了北京,想着“换个尺码,总有机会穿的”。

那一年,北京城里的秋风格外冷。贾玲顶着风走在路上,怀里还抱着准备送给妈妈的大衣,全然不知人生的生离死别,大多猝不及防。

在贾玲那次离家后不久,贾妈妈便因为车祸离开了人世。

“我爸在前面开着车,她(母亲)担心粮食从车上掉下来,就坐在了上面,没想到就掉下来了。”

从左至右:贾玲、贾玲妈妈、贾玲姐姐

母亲离世时,贾玲19岁。还未从考入大学的喜悦中走出,便一脚踏入了失去至亲的痛苦。

“我甚至想过要跟妈妈一起走。我和姐姐说,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快乐了,因为妈妈不在了。”

那件始终没能送出去的大衣,成了贾玲心头永远无法释怀的愧疚。

尽管日后她给予了人们无数的快乐,她正在一步步完成母亲口中“最幸福的事”,可她自己的幸福却永远缺了一角。

“幸亏妈妈走的时候我考上了大学,她知道我是名演员。不然她养了我那么久,现在连我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你说这多恐怖……”

后来的后来,那个曾经躺在母亲身边“吹牛”说一定会赚大钱的女孩,给姐姐和爸爸都买了房子。她的家变得越来越宽敞,妈妈却不在了。

越成功,便越思念;越幸福,就越遗憾。

这是贾玲19岁之后,全部的人生。

2016年,贾玲自立门户成立公司“大碗娱乐”。团队建成后创作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小品《你好,李焕英》。

“成立公司是我生命中的大事,我想让妈妈知道。我也想让所有人知道,我的妈妈叫李焕英,她真的很好。”

彩排现场,因时间匆忙节目组未准备“卧室”的布景。对此,贾玲耍了目前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牌”:

“如果今天卧室的道具没有,我就随便说一个相声吧,我不想演了。“

那个有母亲的“老贾家”太过珍贵,她不想将就,也不能将就。

贾玲《你好,李焕英》录制花絮

舞台之上,在那个虚拟的“家”中,贾玲与已经逝去15年的母亲开始了一场时空对话。

她“看见”了尚还年轻的母亲,用20分钟尽情回忆自己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妈,我给你买了冰箱,双开门的,咱家有钱了。”

“妈,那件买错的皮大衣我也帮你换好了,你穿应该很好看。”

“妈,我现在是一名喜剧演员,好多好多人喜欢我。”

“妈,我好想你。”

在小品的最后,贾玲问道:“妈,你怎么这么爱笑啊?”

“李焕英”回答:“因为妈生了你啊。”

听到李焕英的“回答”,贾玲泣不成声

话音将落,灯光已暗。喜剧结尾,舞台之上,那些盘踞在生命中的悔恨与难过好似都有了回应,可这些都只是演给看客的成全。

因为对于贾玲来说,妈妈是永远的遗憾。

“过得不好的时候,我想躺到妈妈怀里。过得好了,我想和我妈一起分享,可是我妈享受不到那些,那有什么用呢?”

去年,贾玲将这个小品拍成了电影。她说,可以重来,何其有幸。

杀青那天她更换了自己的置顶微博:

“妈,电影《你好,李焕英》杀青了。我厉害不?”

问出这句话时,贾玲的语气中一定满是骄傲。就像小时候她躺在旧屋里妈妈的身边,那时她也用同样的语气和“李焕英”说:

“妈,我长大了,一定能让你过上好日子。”

母亲去世后,贾玲多半的记忆都与“漂泊”有关。

20岁那年,贾玲“漂”在北京。

走在中戏的小胡同里,她时不时还会收到星探递来的名片。在遍地都是“明星梦”的校园里,她坚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成为像师姐章子怡一样厉害的角色。

“成为下一个章子怡”的梦想,是在贾玲大学毕业那一年彻底破碎的。

那一年她从中戏的喜剧相声班毕业,在业内“男不磕瓜子,女不说相声”的约定俗成下,她毕业就失业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10个女生,毕业时就剩我一个人还在坚持说相声。”

在彼时还是“男人的天下”的相声行业里,贾玲觉得自己好像走错了澡堂子。灵魂赤条条,眼前雾茫茫。

做女相声演员很难,这点贾玲从一开始便知道。刚毕业那几年,贾玲只能靠着姐姐每月寄来的500块钱艰难度日。

当时她在北京东四十条胡同里租了间地下室,一个月390的房租,屋里还长了颗歪脖树。

每天回到家里,贾玲连鞋都不用脱直接就能上床,按朋友的话说,“狗进了贾玲家都只能竖着尾巴摇”。

最初“北漂”时的贾玲

为了能在北京活下去,贾玲还把自己身上唯一的贵重物品——随身听给卖了。拿着换来的20块钱,吃着馒头就咸菜,她差不多能挺一周的时间。

那时候贾玲经常交不起房租。为了躲房东,她能躺在屋子里小半个月不动弹,只挑半夜的时候翻窗出门。

刚刚开始说相声的贾玲

被生活接连暴击后,贾玲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原来,姐姐贾丹托人给妹妹找了个稳定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月底还能拿到将近4000块钱的工资。在小县城里,这样的好事儿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可贾玲却对此很是抵触。

这个时候回家,那不等于大学白念了吗?

怕拗不过姐姐,贾玲请出了师父劝家人:“让贾玲在北京试试吧。没有工作,我帮她找;吃不上饭,我管着她。”

就因这一句话,贾玲终于从地下室,“漂”上了舞台。

而这位在危难时给予了徒弟无限鼓励,改变了贾玲命运的师父,就是冯巩。

贾玲与师父冯巩

在做喜剧的这条路上,贾玲最感激的人就是是冯巩。

上大学时,冯巩是她的专业导师,教她说学逗唱;毕业之后,两人成为师徒,初入行时,贾玲主要收入都来自跟着师父演出。一场演出挣个100、200,一个月演不足10场,日子依旧很难,但她却从没跟别人抱怨过什么。

有一次演出,贾玲在临上场前才发现拿错了演出服。冯巩好心,开着车送她回家取,这才知道了徒弟原来一直住在地下室里。

冯巩也说不上来自己当初心里是个什么滋味,总之不好受。寻思了半晌,他才开口跟贾玲说:“以后我带着你,我让你挣出10年的房租。”

听了这话,贾玲心里忽然就有了底。她相信师父,也相信自己。

贾玲与师父冯巩

在师父的帮助下,贾玲多了演出机会,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一千、两千、三千…她把所有赚来的钱都放在衣柜里。太忙了,她甚至都没有具体数过。

直到有天早上贾玲打开衣柜,一沓子钱从天而降落在怀里她才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存款已经有好几万了!

拿着这些钱,从前“哪便宜住哪”的贾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租了间有窗户的房子,还“奢侈”地为自己配了台电暖气。

有天出门急,她忘了关电源,回家时一打开门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乎气儿,她想,这才是生活啊。

这是贾玲“北漂”的第8年,终于不再因生存发愁,可距离心中“大红大紫”的梦想,仍旧差着一大截。

未来会怎样?她不知道。

那还继续吗?她想再试试。

贾玲“北漂”时在演出后台

24岁时,贾玲决定送自己一个“两位数的体重”做生日礼物。为了这个目标,她突击减肥一个月,结果体重没怎么变,倒落下了一个“每顿饭必须吃大米,不然就会眩晕”的后遗症。

这之后,贾玲再也没瘦过。但她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做女喜剧演员,也许就是要“丑”一点才“合适”。

贾玲演出旧照

这边贾玲解放了胃口,那边姐姐却替她操碎了心。看着妹妹日益壮硕的身型,姐姐恨铁不成钢,时不时敲打她减肥还不够,有时还会动用“武力”。最“暴力”的一次,她直接将贾玲从马桶上踹了下去。

“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为了做喜剧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值得吗?!”

那天贾玲很狼狈,她想了想,然后说:“再给我一年,不火我就回家。”

那一年,贾玲27岁,本是赌气的话,没成想竟变成了一句“神预言”。

贾玲和姐姐贾丹的童年合照

一年后,2010年,28岁的贾玲和白凯南登上春晚,搭档演出了自己的王牌节目《大话捧逗》。

2010年春晚贾玲搭档白凯南《大话捧逗》

仔细算来,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登上央视舞台了——

差不多7年前,贾玲也曾参加过由央视举办的相声小品大赛。那一次,她拿下了冠军奖杯。

季军则是如今大红大紫的郭德纲与于谦。

2003年由央视参与举办的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

季军:郭德纲 于谦

2003年由央视参与举办的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

冠军:贾玲 王彤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女相声演员,这名“长相喜庆,好似年画”的喜剧演员,在春晚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火速成为了中老年人的偶像。

仅仅是一夜之间,贾玲成为了“爷爷、奶奶们最喜欢的相声演员”,浮浮沉沉近10年,她终于走出了那间“男澡堂”。

走红之后,贾玲短暂地膨胀了一下。她一股脑录了很多段子,也参加了不少综艺节目,可在大众面前露面的次数越多,她的心里便越慌。

“每天都在不停地说段子。当之前的作品都演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盔甲没有了。”

经历疯狂输出之后,贾玲开始因创作灵感枯竭而烦恼,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这样的窘境让她害怕,迷茫中,她停掉了自己所有的演出:“我在家里待了一年,每天琢磨前辈们的优秀作品。“

踏踏实实走过的艰苦岁月让贾玲知道了成功的可贵。她知道,喜剧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一时好笑是幸运,一直好笑才是本事。

沉寂过后,再见面时,贾玲成了一名演员,“特型演员”。

当时她参加了一档名为《百变大咖秀》的综艺。节目中,她模仿过阿宝、学习过火风、扮演过玛丽莲梦露、饰演过席琳迪翁;

她说自己的底线就是“不做光头造型”,然后转身就变成了零点乐队主唱周晓鸥……

贾玲模仿歌手阿宝(是的,你没看错,这是贾玲)

贾玲模仿歌手火风(别怀疑,这还是贾玲)

为了节目效果,贾玲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装扮,甚至跨越了外貌的界限,走过了性别的禁区。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师父冯巩却很是生气:

“把自己打扮成这样,你以后还嫁不嫁人了?!”

贾玲明白师父话里的意思,也懂得他心里的担忧,但她也说:

“做喜剧就是要让人快乐的。我唯一的套路便是真诚,大家喜欢就好。”

前几年,贾玲受邀参加一档综艺。因为片方的恶意剪辑,节目播出后,她成了一个“好吃懒做”、“没有同情心”的“耍大牌艺人”。

采访过程中,当被问起母亲去世后是否哭了时,贾玲难忍心中不悦,反问道:

“你妈死了,你难受吗?”

事后这位一向好脾气的“开心果”拨通了综艺制片人的电话。没有言辞犀利的声讨,也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她只是在听完对方的道歉后说:

“我能理解你们为了节目效果所做的一切,但是用‘妈妈’做噱头真的不行。”

有人说她“后台”强硬,造谣她是姜昆的私生女。她坦坦荡荡地在微博晒出两人合照,调侃道:

“失散多年找到爹了,像不像?”

贾玲微博截图

在成为女喜剧人这条路上,贾玲面对过很多恶意。她知晓外界对她的所有揣测,却从未争辩。

“我从不洗白什么,我做自己就好,大家看得到。”

贾玲总是真诚的,所以一切有可能“招黑”的事情,若将主角换为她,就会变得可爱起来。

和言承旭演偶像剧不做作、和陈伟霆共舞不突兀……流水的男神,铁打的贾玲。

贾玲和言承旭搭档演出《流星花园》经典片段

贾玲和陈伟霆舞台热舞

虽然曾与众多男艺人合作过,但贾玲的“心中挚爱”依旧是“天王”刘德华。

在春晚后台,她追着心中偶像合影;在节目中,她多次单方面宣布刘德华是自己的“老公”,对“华仔”她永远深情款款。

贾玲微博晒出与刘德华的亲密合影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见人爱”的她与娱乐圈任何一个人搭档,都会获得一致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在粉丝自制的“CP视频”中,易烊千玺、蔡徐坤、王一博……都曾与她同框。在B站,贾玲的“男友”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圈!

粉丝说:“贾玲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撩遍天下,却不让人讨厌的人了。”

贾玲与刘谦

贾玲与何炅

贾玲与华晨宇

“快乐源泉”、“高情商女神”、“可爱女孩”……近些年,贾玲因“柳岩伴娘事件”、“高情商救场语录”等逐渐变成了“好评收割机”。

沈腾评价贾玲:“她最大的优势,是男人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搞笑却不失分寸,幽默却不丢底线,这是贾玲讨喜的主要原因,也是她的原则。

在做喜剧这件事上,贾玲总是克制的,所以她不媚俗,也永远不会为了“搞笑”而搞笑,她始终赤诚、可爱。

贾玲,只做喜剧人。

在贾玲体重还是两位数的时候,她也曾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场。那时候她的喜剧事业刚刚起步,虽然每日都忙得晕头转向,但是得到的喝彩声与收入,却寥寥无几。

有一次,贾玲男友去演出现场探班,看见女友在舞台之上“出尽洋相”。他不理解,多次争论无果后,他说:

“如果继续做喜剧,那我们就分手吧。”

时至今日,贾玲仍记得自己听到这句话时的无奈,她想了想然后说:

“爱情和喜剧,我最后选了喜剧。”

“因为,我是真的喜欢。”

部分参考资料:

1、《面对面》贾玲专访

2、《金星秀》贾玲专访

3、杨澜访谈“人生相对论”贾玲专访

4、《非常“静”距离》贾玲专访 5、《王牌对王牌》贾玲自述 6、《欢乐喜剧人》花絮及贾玲自述 7、贾玲微博

图片来源:贾玲微博、节目截图、采访截图、B站、网络等

我拒绝了寡居老妈的请求

1、

我老妈用企盼的眼神让我陪她住一晚。这么多年来真的没有在老妈家住过。

继父马上就到一周年忌日了。时间过得真快。老妈也真的是挺寂寞的。

我真的是有特殊情况,不得已,不能陪住。我一周三次透析,有一个胳膊无力,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我也愿意和老妈呆几天,马上快过年了,给她收拾收拾家,但是我真的什么也做不了,有心无力。按理说姑娘也能给她姥姥收拾收拾,姑娘也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孩子,在这个独生子的年代,姑娘有的事情也做了。

2、

可是我的老妈真的是一言难尽。

我的妹妹和她一个村住着,一开始收拾家做饭给她买东西,也都无时无刻的照料着。可是前脚给她收拾完,后脚就折腾的不像样子,按说一个人住,就把住的那块儿收拾收拾,其他的应该都是干净整齐的。可是我的老妈不知道怎么搞的,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别人越给她收拾,她越折腾的速度快。

自己的衣服从来不洗,姑娘给洗完,没等晾干她就穿在身上了,而且上午一件下午一件,脱下的衣服也不叠起来放在柜子里,全扔的炕上床上,所以哪儿哪儿都不干净,不整齐。本身农村的环境就是土大,紧收拾的还有土,何况你到处扔,所以时间一长,洗干净的衣服没洗的衣服全都是土。姑娘看不下去再给洗衣服时,她既嫌费水又嫌费电,因为洗衣服能和人吵一架。所以真的是心累身体也累。

时间一长,同村住的妹妹也不给收拾了。

3、

在我妈家吃饭也是个愁人的事情。姑娘们去了,你可以什么也别干,就在炕上坐的和姑娘们聊聊天,等着吃就行。可我妈做不到。比如吃面,收拾好菜什么的正在炝锅,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几天前吃剩下的东西给倒进去,顺势还给搅拌一下,怕和的不匀了。把我们弄得吃也不对不吃也不对。

如果吃,不知道和进去的东西变质没有,我的身体不好,对吃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万一吃坏肚子,会花更多的医药费,不值得。即便是身体好的人也会得不偿失吧。现在的条件又不缺那一口吃的,时间长的剩饭完全可以倒掉。如果不吃,我妈也伤心,她觉得来这儿连饭也不吃,是看不起她,嫌她不卫生。

可是我的老妈即便是生气也就一会儿,过后既不总结也不反思,更不改变,所以她一个人的日子也照旧邋遢的过,我们做儿女的也是有心无力,接到身边住也没有可能,因为她的身体很好,想到处串门,甚至还想去外地,我们真的没时间也没精力去陪她。

还是在村里呆着吧,虽然是卫生差一点,但是不会走丢。

4、

那种环境我和她住不了,因为我什么活都不能干。但是毕竟有老妈在,隔几天我就想回去看一看,可是不论什么时候回去,家都没有人,有的时候看大门开着,但是我老妈不在。还得满大街到处去找她。村里的人都认识,我不想让人一见我就问我的病情,所以满大街找我老妈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噩梦。

我就不明白了,有串门那个时间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家收拾收拾呢,搞成那种环境,谁也不愿意回来,也没有家的感觉。我多希望我老妈守住她那个小窝,收拾的干净利索儿的,我们经常回去看望她,她这样一直身体健康下去,有老妈在,我也会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孩子,身体的病痛也不会特别在意了。

贾玲执导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我一定会去看的,会对我老妈的做法有更多的包容。

(我二姐的真实叙述,为方便特用第一人称)

谭松韵失踪26天:直到失去以后,才知道我爱你有多深

跨年夜之后,谭松韵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整整26天。

直到2天前,“谭松韵妈妈车祸去世”的消息上了热搜,大家才知道,原来竟是因为遭遇了家庭变故。

谭松韵的经纪人发微博称,谭妈妈在跨年当天跟朋友聚完会后走在路边,没想到天降横祸,一辆车开过来连撞三人,谭妈妈伤势最重,当晚就紧急做了开颅手术并转到了ICU抢救。

而肇事司机非但没有第一时间救人,反而选择仓皇逃逸……

谭松韵知道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去守在妈妈身边,她时刻都在祈祷:妈妈只要你能醒来我愿意拿一切去换。

然而,就连这点心愿也在现实面前破灭了。

经过二十多天的抢救,谭妈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生前最牵挂的女儿。

没能睁开一次眼,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

此刻,我特别理解她的悲痛,特别心疼她。

这怕是一辈子都愈合不了的伤痛。

哪怕以后,她可以重新欢笑,重新振作,可心却总像开了一个补不上口子,时不时冷风阵阵。

从小到大,谭松韵和谭妈妈一直是彼此最温暖的依靠。

当年她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读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

可是谭妈妈照样支持女儿的梦想,她瞒着谭松韵找人借钱。

亲友们都不看好谭松韵的前途,谭妈妈倔强地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女儿上。”

即使付出到这个份上,谭妈妈还是打心底里觉得亏欠了女儿。

因为谭松韵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去外地求学,她始终觉得女儿没能在自己的身边长大是个遗憾。

因此,她反复叮嘱谭松韵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不用牵挂爸爸妈妈。

而谭松韵从小就懂事孝顺,从上学的时候就每天给家里打电话,从不让父母担心。

等后来长大了,更是把爸爸妈妈常挂嘴边,尤其是谭妈妈,谭松韵说她是最伟大的人。

她会在谭松韵二十多岁的时候还送儿童节礼物,把她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她会在谭松韵淘气的时候,用严厉而宽容的方式教会她成长。

她更会因为想把所有的爱都给谭松韵,一直没有再生一个孩子。

所以,当主持人让谭松韵说一下,和妈妈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刻时,谭松韵说:“跟妈妈有关的,我觉得做什么都幸福。”

我跟她一起包饺子也很幸福,帮她吹头发我也觉得幸福,听她念叨我爸和我家狗,我也觉得很幸福。

可是这些平淡真实的幸福,因为一次意外戛然而止。

实在是让人心疼。

去年春节的时候,待在剧组不能回家的谭松韵,还在写给父母的家信里说“2018我会常常回家”。

可是2019年的春节来没有来临,她就再也见不到那个日夜盼着她回家的人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世界上最深邃的悲哀大概就是,有着尽孝的心,眼前却没有能孝敬的人了。

就像贾玲说,自从母亲去世后,她这一辈子再也不能真正开心了。

2016年9月,爆火的小品《你好,李焕英》,让无数人认识了贾玲的母亲李焕英。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贾玲的母亲在一次干农活中,在翻斗车上不慎掉落,当场去世。

而那时候,贾玲还远在北京上学,听闻消息后她哭到昏厥,甚至姐姐喊她去殡仪馆见最后一面时,她还相信母亲能醒过来。

这一件事,成了贾玲心里最不愿提及的痛。

她还记得,母亲喜欢那件绿皮衣却舍不得买,她用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但是尺寸不合适。

于是,她就拿着绿皮衣去换,可是新的还没换来,母亲就突然走了……

从此,那件大衣一直孤零零地放那儿,再也没人穿过。

她也记得,母亲生前一直想要个双开门的冰箱。

可是现在她买得起各式各样的冰箱,要冰箱的人却再也用不到了。

想到这些,贾玲就像针扎了一样难受,她说:“我过得好,想跟我妈一起分享,我想着我妈享受不到那些,我一个人享受有什么用,那我只能期盼自己活得平淡一些。”

是啊,错过了公交车可以等下一辆,错过了电视剧可以等重放,唯独最亲最爱的人没了,那才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行孝要尽早从来不是空话,年轻人能等得起,可是对父母来说,来日并不方长。

一直给人“怂萌”印象的毛不易,总是用他灿烂的笑容给人温暖,用他治愈系的歌声给人感动。

殊不知,他本人也曾经历过极其沮丧的时刻。

那时候,他还在医院里当护士,初出茅庐的他还没有见惯生离死别,母亲却成为第一个在他面前死去的病人。

更令他难以原谅自己的是,母亲临终前还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不是个成功的人。

那时候,她的癌症已经扩散到食道,每吃一口食物就要遭受巨痛。

可她还是硬要吃下去,因为她很想活下去,她的儿子还没有结婚。

即使对儿子怀着无限的眷恋,毛不易的妈妈还是没有斗得过病魔,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人世。

几年后,毛不易参加选秀节目一战成名。

他拿了《明日之子》的冠军,被导师们盛赞实力;他的歌曲刷爆朋友圈,在大街小巷传唱;他被娱乐圈称为“少年李宗盛”,走到哪里都有粉丝……

但外表越是光鲜辉煌,内心越是苦涩难过。

因为,最爱他的妈妈再也看不到了。

她不知道她的孩子会很受欢迎,她也不知道她的孩子一直都很厉害,她更不知道她的孩子其实早就学会照顾自己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原来,这世上最无奈的事,不是没人分担忧愁,而是连快乐都没人分享。

最爱的人都不在了,人的成功究竟还有多少意义?

前不久,国民女神高圆圆接受采访,讲述了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她的母亲是个非常害羞的人,她常年很少出门,也不喜欢跟人接触,更因为生病需要人照顾。

高圆圆一直不希望自己跟母亲一样,并且也相信自己不会像母亲一样。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觉自己越来越像母亲。

她们一样害羞真诚,一样有社交恐惧,一样在困难面前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坚强。

后来,在高圆圆大婚后的两个月里,她的母亲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

从那以后,高圆圆意识到生命的无常。

于是,她用了三年时间来陪伴家人,弥补心里的遗憾。

只是想到母亲,她仍然还是觉得“我吃到好吃的东西还是会突然伤心,想着这是妈妈没有吃过的;到了好玩的地方会想,可惜妈妈不知道这里有多好了”。

她一直以为母亲是被照顾的那一个,但自从母亲走了,“家里无论怎么收拾还是乱糟糟的,爸爸每次换衣服都拿不对,家里再也养不活一棵植物”。

她才猛然惊觉,原来母亲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以前执着于不想跟母亲一样,现在却无比怀念跟母亲有联系的一切:

“我有两道法令纹,这本来是困扰我的地方,但我每次照镜子看到它,我会心里一暖。这让我看起来很像妈妈,真好。”

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是因为有人在背后默默付出;那些我们想逃离的地方,等真正要割舍了心里又会空荡荡。

越长大越知道,家人才是无条件发自真心爱你的人,趁他们安在,请一定要珍惜相处的时光!

年关降至,《啥是佩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爆了朋友圈。

视频里,李大爷为了盼望儿子、孙子回家过年,早早地准备好一切。

但他却因为不知道孙子喜欢的“佩奇“是什么,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可这次,人们笑着笑着却想哭了。

李大爷不正像我们的父辈祖辈吗?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佩奇,也不懂什么是网红,更不知道什么是流行。

他们只知道自己爱的人需要,就一定要想办法弄到手,甚至用笨拙的方式做了一个“钢铁佩奇”。

正是这种为爱执拗,才戳中人们的泪点。

他们想要的,不就是想让我们回家多些陪伴吗?不就是多一点机会能跟我们交流吗?

可是连这点要求,都经常被我们以工作忙没时间、路途远交通不便为理由拒绝。

反过来想一想,难道大家真的忙到连一通电话都没空打,一次家都没时间回吗?

龙应台曾发现亲子之间的人生真相是: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

但比这真相更残酷的是,他们或许不是慢慢说了再见,而是根本来不及说再见。

在人生无常里,能用力抱紧请尽情抱紧,能有机会珍惜请使劲珍惜。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次意味着一瞬还是一生。

王牌对王牌6| 王牌家族营业中,在线表演情感决裂

新一季的《王牌对王牌》在万众瞩目中于上月末正式开播,节目一经播出,引发全网热议。

当晚节目就创下了开播以来,六季节目收视最高纪录,首播节目全平台累计热搜超300个,其中微博热搜31个,抖音热点9个,快手热榜8个。

爱奇艺、腾讯、优酷视频平台热搜共26个,同时登陆新浪新闻、豆瓣、知乎、虎扑、B站、今日头条、QQ、搜狗浏览器、UC浏览器等23个平台。

微博平台#王牌对王牌#,主话题阅读量突破268.2亿,互动活动#死鸭子嘴硬模仿大赛#,话题阅读量2.3亿,话题讨论量2.1万,原创量近1000。

抖音平台提前发布“寻找路人甲乙”互动视频活动生成抖音热点4个。

《王牌对王牌》第六季,为什么会这么火爆?下面下边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相较于上一季,本季的王牌家族人员有了变化,之前备受好评,由沈腾、贾玲、关晓彤和华晨宇组成的王牌家族并没有变化,新加入了时代少年团的宋亚轩。

宋亚轩刚一上场,沈腾叔叔就肯定了他的颜值,开玩笑说他是来挑战王牌家族颜值的。

从定档海报上可以看出来,宋亚轩和沈涛成为了本季王牌师兄和王牌师弟。在之前录制的“抢鲜看”中,他已经携时代少年团亮相了衍生节目直播。

在第一期节目的第一个游戏环节中,因为王牌家族人数不够,所以宋亚轩上场“补位”。毫不逊色地猜出了华晨宇比划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在第二个游戏环节中,也是以非常快的速度与王牌家族的另外几位达成默契,答对了“塑料姐妹花”一题,这样优秀的表现,实在很难不让人喜欢。

第一期节目的嘉宾是电影《刺杀小说家》剧组,有杨幂、雷佳音、郭京飞、董子健几人。

经常看综艺的朋友们对于这些面孔也并不陌生,综艺感十足,笑料百出。

沈腾、贾玲依旧是全场笑点王、梗王,为观众们持续奉献欢乐。

在这一季的节目中,游戏惩罚方式由“抢伞淋水”,变成了“捧水自杀”。王牌家族的青年代表华晨宇和关晓彤组团“欺负”沈腾叔叔。

看完了整期节目,直呼“干水人”华晨宇,名不虚传!

除此之外,还有超级豪华的才艺展示也在第一期节目中呈现,沈腾和杨幂合唱《爱的供养》,沈叔叔独具一格的说唱,真的是——非常有才华。

关晓彤和宋亚轩的姐弟组合,带来双人舞表演。

姐弟搭档,青春气息洋溢全场,画面也是非常的养眼!

华晨宇更是带来改编版的《夜的第七章》,嗨翻全场!

首播的舞台让人捧腹大笑,听说第二期是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剧组来到王牌现场做客。

好友再次相聚,小编已经提前感受到了现场“激烈”地状况,小伙伴们约起来吧!

(本文数据来源于网络)

2021春节档,亦是线上影院时代的序章

作者 | Amy Wang

2011年3月17日,乐视、腾讯、激动、迅雷、暴风影音、PPTV、PPS等七家公司联合组建了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提出“统一上线时间、统一播放品质、统一资费”的理念,推进影视剧的付费点播模式。彼时,中国院线屏幕不足7000块,电影年产量约500部,几乎大半都逃不过排片一日游命运。这次合作是长视频首次从幕后走向台前,一方面正式开启了内容付费,另一方面向盗版公开宣战。

2021年2月5日,爱腾优共同发起“大年初一电影到家”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宣布由唐季礼执导、王宝强领衔主演《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及宋小宝自导自演、沙溢、马丽、张一山领衔主演的《发财日记》两部重磅影片将以PVOD模式,于大年初一登陆三大平台。同时,三家平台还官宣了40余部网络电影新片和限免院线大片,齐齐发力“线上春节档”。

此时,虽然中国院线屏幕数将近8万块,电影年产量650部,中国成为全球电影第二大票仓,但排片难、荧幕空置率居高不下、影院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及内容产业高速发展,版权保护战打了一轮又一轮,内容付费终于从萌芽变成主流,一人一票在互联网上点播院线新片的梦想已经开花结果。

2020年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怀疑互联网付费点播(PVOD)看电影这件事。不论疫情结束与否,电影院是大电影唯一主流发行渠道的格局正在改变,随之变化的还有上游制片厂与电影院的关系,且这种变化是永久性的。

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重塑着自己在电影发行上的话语权,并用订阅付费的商业成绩证明着电影百花齐放的发行新时代正大踏步走来。

春节档“变数”仍在,线上线下均有备而来

不到春节档最后一刻,电影人都不敢放松。

在经历去年临上映前几日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电影院歇业、上座率严控后,2021春节档承担票房希望背后,始终背负着巨大不确定性。

相对于电影票房,更大的命题是整个春节假期,全中国人民都有可能因为疫情的社交限制而不得不取消很多线下娱乐安排,为响应防疫政策选择就地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还要忍受与亲人不能团聚之苦……这个春节档能否为全国人民提供充足且丰富的娱乐内容选择,考验着整个影视行业。

今年,《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7部大片争辉院线春节档,《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发财日记》则首次选择网络发行于大年初一共祝新年。

不过,影院春节档仍充斥变数,如北京市刚发布春节放假期间影院上座率不得超过50%的规定,全国其他城市有可能效仿,另外疫情爆发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使部分中高风险地区影院不能开放等,这都考验着影院、第三方售票平台、营销和片方等所有相关方临时应变能力,当然也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行程安排。当线下观影受到影响,线上能否承接得住也是对爱腾优的重大考验。

去年线上和线下,对于突发事件手足无措。除少数影片选择线上发行外,整个互联网院线新片资源显然不能满足巨大的线上需求。今年在多个场合,爱腾优三家平台相关负责人均表示,长视频电影上新焦虑直到《八佰》上线才有所缓解。由此可见,首先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线上和线下从来都是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其次,在线上需求激增,互联网观影越来越主流之时,选择分线发行的电影片方也非常具有胆识和商业头脑。

为了和线下一起应对充满变数但需求峰值的春节假期,爱奇艺等三家平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策略已经相当成熟。往年线上春节档多以运营为主,今年三家平台则主动出击,除了提前挑选品质和题材适合春节播出的网络电影新片外,还积极联合院线大片以PVOD模式进行点播。电影《发财日记》的制片人李金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去年8、9月份就已经决定了要在线上春节档上映,可见这一年,电影人和视频平台就如何解决客观因素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也都没闲着。

互联网走到今天,在于它无差别、给多元化人群提供多元化选择的能力。线上看新片的到来,对于“没有选择”的那群人显得更为有力量。

首先是大荧幕覆盖不到那么多想看新片的观众,特别是三线以下低线城市和农村的用户,可以无差别地在自己手机上点播新片;其次是艺术院线或小众类型影迷,他们饱受高口碑却低排片的烦恼,如今可以为喜欢的艺术片付费打CALL。当然,线上影院的市场远不止于服务这些细分人群,当越来越多的大片新片选择网络发行,线上买票看电影也将成为所有网络用户的观影选择。

线上线下共同参与春节档,让春节看新片、大片的重要仪式得到保护,同时也给中国电影带来发行增量和消费增量。

线上电影发行,也需要差异化运营

去年环球的《魔发精灵2》率先以PVOD模式在流媒体发行,引起了行业两极分化的讨论,当时的电影院和电影产业还没有清晰认识到,新冠对于电影工业的打击到底有多大。流媒体很快证明了自己,众多搁置大片得以面世,很多濒临破产的工作室起死回生,同时环球、华纳等大制片厂不至于颗粒无收。如今,PVOD全球流行,好莱坞越来越多顶级电影制作人开始大胆拥抱流媒体。

首次试水春节档PVOD模式、《少林寺之得宝传奇》的导演唐季礼认为,互联网跟电影院是平等的媒介渠道,对于做内容的人来说,多一个选择是很大的利好,并没有觉得选择网络就是妥协。他还强调,未来电影将不再以它的发行渠道做区分。可以看出,很多顶级的电影人都是愿意选择互联网的,很多时候社会对电影院与流媒体割裂的认知是片面且偏激的。

但不得不承认,PVOD点播模式还处于早期,什么类型,什么题材,多大体量的影片适合网络,能够有多大的商业空间等还没有很多成熟的案例参考,这可能也是很多片方犹豫的主要原因。目前网络电影的分账票房纪录为《奇门遁甲》的5600万(类比院线票房约1.6亿),事实是很多院线大片的成本可能超过这个数,PVOD到底能创造多大的票房体量?带来多大的商业价值?仍待更多有冒险精神的电影人“吃螃蟹”。不得不承认,能从单价付费会员过亿的大盘子里挖到多少宝藏,既拼内容也拼胆识。

爱奇艺在尝试PVOD模式发行电影时,在去年7月同步推出了一个线上影院品牌“超级影院”。“超级影院”不是大众理解的“网大”,而是在内容付费赛道里开辟的更具品牌运营思考的线上影院,目前只开放给达到一定制作标准,且愿意选择网络首发的院线级电影。

当然,“超级影院”里的内容不管是从时间还是资金投入上,都比一般的网络电影更高,在线上影院发行的影片收入天花板自然也更高。目前“超级影院”已推出王晶执导的动作喜剧《肥龙过江》,高口碑文艺片《春潮》《春江水暖》,特效IP大片《征途》,海外动画电影《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等多种类型新片,2021“线上春节档”两部强班底打造的喜剧电影加入,也展现出了线上影院强大的包容度与发行潜力。

差异化品牌策略,是电影线上发行模式成为趋势的又一个差异点。去年,爱奇艺成功打造了“迷雾剧场”这个出圈的悬疑剧品牌,现在一提到迷雾,用户自然联想到中国最好的悬疑剧集,而线上影院未来也需要有一个强品牌来承载良好口碑的品牌沉淀,和“迷雾”不同的是,在线影院容纳的类型题材需要更多元。当前视频网站能做的是持续积累、逐个题材类型突破,最终打造出一个线上发行电影的金字招牌,爱奇艺超级影院是一个雏形,但离强大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线上影院十年,拼的是技术与模式

将电影院搬到互联网,不是新冠疫情之后才有的实践,而是自从有了互联网,就产生的构想。

事实上,十年前,电影频道电影网就非常超前的推出了单点付费的观影模式,最早试水姜文《让子弹飞》,以3-5元点播价格在20天创造了20万点击数,带来近百万线上收入。遗憾的是,那时长视频混战,收入来源为广告,网络盗版也非常严重,单点付费没有被推广开来,逐渐被会员制取代。

除了互联网公司,很多电影院也曾尝试投资研发APP和网站打造自己的线上观影端口,满足观众足不出户看电影的需求,但最终均因技术或模式等不成熟没有成功案例。

曾经主导了万达收购AMC和传奇影业,任职万达文化集团国际事业部CEO的高群耀,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看到“电影院 移动端”双线发行的未来大势,于2017年离开万达后创立“移动电影院”。移动电影院APP主打的理念也是将院线屏幕挪到手机上,观众需要购票进行观影。目前移动电影院上的新片资源相对有限,大片资源相对稀缺,经过几年发展,用户体量仍在小体量试水。

与宁浩、徐峥、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张艺谋等导演深度捆绑的欢喜传媒也非常看好线上发行市场,极力推广自己的流媒体产品欢喜首映APP,主要进行旗下电影的点播放映,如《疯狂外星人》《囧妈》等都在该平台进行过付费尝试。不过因欢喜传媒自家出品内容数量有限,内容供给不稳定,欢喜首映APP目前的装机量也在低位徘徊。

整个电影行业对线上发行的探索证明,强大的技术能力与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线上发行的必备要素,这需要长期大量投入才可以,有着很高进入门槛。如今看来,不管是技术能力、资本力量、流量基础还是付费模式,爱腾优都是最有可能承接住电影线上发行的平台。

视频平台们在这十年间,电影储备从零到上万,会员数从零到破亿,从电影播放终端,到创造网络电影商业市场,再到“超级影院”这类线上影院品牌的落地。一方面为上游增加电影发行方式和收入增量,为中国电影培养了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了高粘度观影用户,激发影视分众时代到来。

此外,在技术上,视频平台也准备就位。其一,随着智能电视大屏的普及,中国人开始回归客厅,特别是在春节档,全家团聚在客厅看一部合家欢电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娱乐消费场景,而这个场景可以轻松通过投屏实现。爱奇艺同步推出了“线上春节档”影片奇遇VR版本,可以满足有更高沉浸式观影需求的观众。其二,当前视频平台已经可以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进行精准技术分发,将内容细分然后精准找到用户群体,大大提升付费率。

未来,电影院格局会变成什么样,人们还需不需要电影院,这是疫情开始后,越来越多人的发问。国外资深研究机构和影视公司高管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电影院不会死,但确实需要作出改变。未来资本很可能越来越多地押注豪华设施的高端影院投资,因为这些高端影院在重工业大制作电影上的观影体验是手机和电视无法取代的。

事实上,这种趋势在中国已经非常明显了。过去几年里,包括IMAX、杜比厅、中国巨幕在内,很多特殊影厅的票房数字、占比都呈上涨趋势,核心原因是消费者对视听体验要求在提高,愿意为这类视听效果更好的影厅付更高的票价。同时,那些不注重服务,在播放质量、观影环境上不注意的影院也被越来越多观众打低分甚至淘汰出局。

线上观影已成为日后观影消费长期存在的选择,在这种大趋势下,影视公司会更有意识地重视线上布局,电影院则应该改变“卖方市场”心态,把重心放在线下观影体验提升上。

电影行业的变革、转型,一直都是存在的,互联网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电影的线下发行和线上发行并行,流媒体和电影院各自探索创新自己的服务模型,实际上也是内容产业D2C时代的一个必然结果。无论是线上影院,还是实体院线,在更大的市场面前,各有侧重,找到各自细分赛道并开挖到极致,才应该是中国电影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End

相关文章

最新游戏

网友评论